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6篇
  免费   5篇
公路运输   483篇
综合类   203篇
水路运输   358篇
铁路运输   151篇
综合运输   3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108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51.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现场总线工作方式的可控顶控制驱动电源,它具有智能判断故障并导向安全的功能,响应速度快、可靠性高、安装维护方便灵活等特点.结合其已经成功应用于站场的实际情况,该系统有着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52.
基于西门子S7-200 SMART PLC和DSP处理器,设计了感应加热电源并联控制系统,建立了DSP和PLC之间、PLC与触摸屏HMI之间的通信协议并编写程序,实现了DSP与PLC之间的数据传输。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通信效果良好,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53.
李波  王倩  文婷 《铁道学报》2007,29(2):45-49
研究一种基于多协议的牵引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仿真平台设计。该仿真平台采用数字化、模块化和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应用了“广义软总线”和“柔性网关”的思想,使得仿真系统既可以由一台计算机、也可以由多台计算机组成仿真网络实现多通信群、多变电所的综合自动化仿真。仿真系统平台实现了基于多种可选择通信传输协议的测试和牵引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各种功能的仿真。系统的仿真过程、结果和运行状态可以通过人机界面实时的显示,仿真系统的运行参数可以在线进行配置和修改。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仿真平台具有良好的通用性、灵活性和可扩性。  相似文献   
254.
(接上期)触屏式导航技术(TouchScreenNavigation)德尔福通过其集成式导航无线电通讯技术,进一步简化了导航系统(如图10所示)。这套导航系统包括车载电脑、DVD地图信息库、车辆探测器以及GPS卫星资料库等,可随时确定车辆的位置。驾驶员可以直观地通过触摸式屏幕输入目的地信息。  相似文献   
255.
为了满足水下智能监控系统的需要,设计了一种水下电视远程控制系统.利用水下电视系统把水下情形实时转换成视频信号,通过数字光端机和光纤远程传输到中央控制室,由图像采集卡传送至计算机.经过相应的处理软件后,计算机利用串口通讯协议向以AT89S52单片机为核心的控制单元发出控制命令.控制单元解析计算机的命令后,控制相应的水下电视部件完成指定的动作,并通过状态反馈电路把执行结果反馈回中央计算机.该系统已在某大型国际赛事的水下监控系统中成功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56.
针对当前铁路运维管理中利用BIM技术构建的运维管理平台,提出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维护日常运维的应用方案:将图像识别技术和BIM技术结合应用到运维管理的信息化系统中,通过对比不同的识别技术,提出了应用YOLOV3更新设备状态信息的方法,以提高运维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257.
258.
潘国荣 《铁路航测》1995,(1):33-34,42
本文对位于上海市区高达151.4米的微波通讯铁塔周围场地狭小、测量困难的情况,提出并采用了全站仪快速一次安置仪器,完成对该塔的竣工测量,并经数据处理后恢复全部所需的数据。  相似文献   
259.
《轿车情报》2005,(10):18
9月9日.宇达电通公司在苏州举行其便携式自导航系统PND媒体体验活动。上海20多家汽车、通讯、计算机专业媒体记者应邀参加。  相似文献   
260.
在计算机通讯中,可采用伪随机码技术来进行识别。本文给出了识别装置的硬件和软件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