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11篇
公路运输   109篇
综合类   38篇
水路运输   2篇
铁路运输   21篇
综合运输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滕王阁桥是滕王阁风景区的一座景观廊桥,该桥主梁采用异形箱梁,人行道上建亭廊,使该桥完全融入景区,成为景区的又一亮点。经结构受力分析,该桥各项力学性能均满足现行设计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12.
闫杰栋  蒋发 《世界桥梁》2012,40(4):21-25
北川新县城禹王桥为(56.1+72.0+56.1)m三孔钢筋混凝土箱形连拱桥(为风雨廊桥),桥梁上部采用传统羌族风情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建筑,边孔1层,中孔2层;主拱圈采用三室箱形截面,拱上四柱排架式立柱与建筑立柱对应,腹板与立柱对应(相交处设横隔板);桥面板采用现浇梁板,分跨处设缝断开,两端与碉楼连接处也断开;桥梁下部采用混凝土实体墩台、承台、群桩。主拱圈采用支架分段不分层现浇;施工期间边孔拱圈与桥台连接处设临时铰;桥墩采用施工期间推力墩形式,可单孔施工,单孔落架。  相似文献   
113.
城市地下过街人行隧道环境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对目前国内地下过街人行隧道环境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和总结当前地下过街人行隧道环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相关文献研究,提出改善城市地下过街人行隧道环境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4.
介绍了地下连续墙既作为地下建筑物施工的临时支挡结构,又作为使用阶段的地下建筑物外墙的应用案例。分析了地下连续墙在明珠线换乘地道设计过程中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15.
本文概述重建仿古安顺廊桥的设计构思  相似文献   
116.
看数换挡     
陈庆 《汽车杂志》2010,(2):58-58
在闽东北、浙南交界地区的山村里。分布着大大小小数不清的廓桥。廊桥又称风雨桥.因在桥面上建造廊屋以遮风挡雨而得名。廊桥一般跨河谷而建.是山区行人跨越溪流的通道.亦是行路途中躲风避雨之地。  相似文献   
117.
结合工程实际需求,提出在湖底隧道顶设人行景观桥的桥隧结合方案,并通过分别建立平面框架模型和三维板单元模型,进行内力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平面框架模型计算结果更为保守,可确保工程安全。另外还提出了桥墩处隧道顶防水解决方案,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8.
《交通标准化》2008,(20):121-121
近日,北京市规划委员会通过科研项目《北京轨道交通及人行过街天桥无障碍设计规程》立项论证。项目预计在2008年底完成,项目完成后,轨道交通及人行过街天桥将实现无障碍通行。  相似文献   
119.
中承式斜拱曲梁组合桥国内类似工程不多,但随着对桥梁景观性的追求,在实际设计中越来越多地被采用,但是关于这一桥型动力特性的研究较少。基于这一现状,以海丝人行景观天桥(26+36+55+22)m为工程背景,采用Midas Civil建立全桥空间有限元模型对其基本动力特性进行分析,研究了二期恒载集度、构件刚度、几何参数和边界条件等关键结构参数对桥跨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该桥基频为1.53 Hz,对应振型为一阶正对称拱肋侧倾;前10阶自振频率随二期恒载集度增大而减小;主梁刚度对各阶振型频率的影响明显大于拱肋刚度;减小矢跨比可显著提高拱肋侧倾与拱肋弯扭振型频率;拱肋倾角(10°~30°)与曲梁曲率半径(40~80 m)对结构各自振频率影响有限,相应频率变化率不超过5%;主梁与主墩之间弯扭耦合约束可显著提高前5阶振型频率。  相似文献   
120.
现代人行桥为追求美观,其设计多采用大跨轻柔的复杂结构形式。基频过低的人行桥易受行人荷载激励产生共振,从而影响行人通行舒适性。为探究人桥共振的舒适度评价机制,该文以外倾单肋曲线人行钢拱桥为研究对象,基于Midas/Civil平台对结构进行振型分析;结合德国规范EN03建立了不同人流密度下的人群荷载模型,通过时程分析和单自由度方法对比了桥梁振动峰值加速度,两者差值不超过2%;根据舒适度指标,对桥梁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多人荷载数学模型仍需改善;人致振动加速度与行人密度正相关,但行人过密难以走动会引起动力效应的衰减;桥梁在正常运营状态下的振动舒适度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