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47篇
综合类   37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71.
我国首部规范道路路内停车泊位设置的国家标准《城市道路路内停车泊位设置规范》已于日前开始实施。据悉,按规定,路宽不足6m的机动车单行道不得设置路内停车泊位;同时,人行横道、快速路、主干路等区域也禁设停车泊位。  相似文献   
72.
以驾驶员的视点变化为研究对象,利用Dikablis智能眼动仪,通过在选取路段进行的实车试验,获取驾驶员在通过无信号控制路段行人过街横道线时的眼动参数与注视行为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驾驶员在通过人行横道时,白天和夜间视点在中心区域的注视时间比分别占到了34%和51%,在右侧区域占到了45.3%和34.7%。从正常路段向人行横道过渡时,白天瞳孔面积的变化率达到44.4%,夜间变化率达到26%。正常路段的瞳孔面积夜间相比白天变化率达到65.3%,人行横道处变化率达到67.4%,与白天相比驾驶员的紧张程度高。  相似文献   
73.
韩慧敏  彭宏勤 《湖南交通科技》2007,33(4):134-136,184
结合中国城市的具体情况,阐述了行人过街设施的相关概念,从行人过街人流量的角度介绍了行人过街设施设置依据的有关计算,并概述了国内外部分行人过街设施的设置依据,分析了国内行人过街设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设置人性化、科学合理的行人过街设施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74.
介绍了人行过街设施的种类及其特点,在人行过街设施设置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应重点考虑的问题,通过分析行人过街的速度特征,依据行人过街时间、行人可接受穿越空档时间及车流所能提供的可穿越空档的计算,确定人行过街设施的形式,以解决道路上的人车冲突问题。  相似文献   
75.
日前的一天中午,山东菖南县居民赵某在城区隆山路电影院附近人行横道线从路东向路西横过马路时,被一辆沿着隆山路由北向南的二轮摩托车撞倒,身受重伤。无独有偶,就在几天前的早晨,一名女工在从天桥路东沿路中间的“斑马线”由东向西横过马路时,刚走到路中央,一辆由南向北高速行驶的小型汽车行至斑马线前丝毫没有刹车,当即将该女工挂倒,造成该女工身体多处软组织受伤、头部眉骨骨折的事故。  相似文献   
76.
路段行人过街设施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路段行人过街设施分为两类:居民区过街设施与商业区过街设施。作者重点对路段人行横道、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三种过街设施进行了行人通过量、车辆通过速度的交通调查和问卷调查,对各种过街设施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77.
78.
储景瑞 《驾驶园》2010,(10):66-66
当你外出行驶到车站、路口、弯道、人行横道以及容易出现突然情况的地方时,常常碰到突然出现的行人、非机动车及机动车。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首先应立即降低车速,做好应付突发情况的思想和动作准备,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更好地观察,及时、正确地做出判断。勤于观察路面情况观察和判断的错误是引发各种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据大量统  相似文献   
79.
邱志雷 《驾驶园》2010,(8):65-65
地点的选择汽车掉头,必须严格遵守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的规定:"机动车在铁路道口、人行横道、弯路、窄路、桥梁、陡坡、斜道或容易发生危险的路段,不准掉头"。因此,必须选择交通量小的交叉路口、平坦、宽阔、路肩坚实的安全地段,根据路面宽度和交通情况.汽车掉头可分一次顺车掉头或顺车与倒车相结合掉头。如无上述条件也可选择利用路旁的空地进行掉头。  相似文献   
80.
步行交通是城市交通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分析了行人过街设施的三种类型,人行横道线、人行天桥及人行地道,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过街设施的现状问题.最后选取了等待时间、绕行距离、安全性、对交通流的影响等13项指标,应用熵值法对这三类过街设施进行综合评价,并应用于实例,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