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43篇
  免费   315篇
公路运输   2430篇
综合类   1330篇
水路运输   1145篇
铁路运输   1011篇
综合运输   142篇
  2024年   104篇
  2023年   191篇
  2022年   245篇
  2021年   297篇
  2020年   279篇
  2019年   173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128篇
  2016年   111篇
  2015年   154篇
  2014年   296篇
  2013年   269篇
  2012年   299篇
  2011年   348篇
  2010年   303篇
  2009年   302篇
  2008年   339篇
  2007年   288篇
  2006年   250篇
  2005年   197篇
  2004年   218篇
  2003年   164篇
  2002年   136篇
  2001年   143篇
  2000年   111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7篇
  1965年   1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为了提高汽车ABS整车检测效率, 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基于台架的汽车ABS整车检测系统。该系统利用飞轮的转动惯量模拟车辆在道路上运动的平动惯量; 通过扭矩控制器在4个车轮所在滚筒上加载不同的扭矩, 实现不同路面附着系数的动态模拟; 采用基于CAN总线的分布式网络测控技术完成台架的运动控制和车辆速度数据的采集; 利用BP神经网络自学习功能分析台架检测数据, 总结大量模式映射关系, 用训练好的网络实现检测结果自动分类。室内台架检测结果和道路试验结果对比分析表明: 台架检测结果与道路试验结果基本相同, 主要参数误差小于4%, 因此, 台架检测系统能够准确地反映装有ABS的车辆在不同路面工况下的制动性能。  相似文献   
12.
根据多刚体动力学理论, 运用SIMPACK仿真软件分别建立了一定装载工况和运行工况下双层集装箱车辆的单车动力学仿真模型和四车动力学仿真模型。基于铁路车辆运行安全评价指标及其标准, 将模型仿真结果与双层集装箱列车实际运行试验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研究了重车重心高度与运行安全性的关系, 给出了合理的双层集装箱重车重心限制高度。仿真结果表明: 随着双层集装箱重车重心高度的增大, 轮轴横向力、轮重减载率与脱轨系数增大, 最先达到安全限度的是脱轨系数; 在最不利装载工况下, 安全的重车重心高度限值为2 480 mm。  相似文献   
13.
基于约束处理求取车轮静载荷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很难精确计算多轴或整车振动模型的车轮静载荷,从而影响汽车行驶平顺性研究这一问题,提出利用计算结构力学中通过约束处理获得反力而给出汽车静止时只受自身重力作用条件下车轮静载荷的求解方法.实例求解验证结果表明,该求解方法不仅适用于求解1/4汽车模型和1/2双轴模型的车轮静载荷,更适用于求解复杂多轴汽车结构模型的车轮静载荷.  相似文献   
14.
桩基托梁挡土墙托梁受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桩基托梁挡土墙力学作用机理研究"项目的科研成果,重点介绍了托梁上的荷载分布和计算原理。通过不同荷载分布形式的算例分析,确定了桩基托梁挡土墙托梁的计算模式,提出了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研究了一类离散双险种风险模型,对此模型得到了最终破产概率的一般表达式,Lundberg不等式,及当险种Ⅱ的保费收取随机序列与两险种的个体索赔额均服从指数分布时的有限时间破产概率的上界估计.  相似文献   
19.
20.
钢锚箱式索梁锚固区段有限元仿真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彭霞  王行耐 《公路》2009,(9):28-34
采用非线性接触单元法和简化的等效板厚法两种不同的建模方法,对青岛海湾大桥沧口航道桥索梁锚固结构--钢锚箱进行三维非线性有限元仿真分析,将计算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非线性接触单元法的计算模型能够较真实地反映锚箱锚垫板与承压板之间不焊接,但紧密压贴的关系.并分析了锚固区各板件的传力机理、应力分布、应力集中现象,提出了改善应力分布、减小应力集中现象的一些措施,供桥梁设计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