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7篇
  免费   75篇
公路运输   1237篇
综合类   501篇
水路运输   372篇
铁路运输   570篇
综合运输   102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160篇
  2013年   166篇
  2012年   160篇
  2011年   150篇
  2010年   156篇
  2009年   181篇
  2008年   212篇
  2007年   151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2篇
  1982年   1篇
  196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91.
撕开你的视线,两款超级座驾的激战已然愈演愈烈。抬高你的关注点一米左右的高度,你仿佛置身于空中,目睹那场在空中上演的更为精彩的鏖战。  相似文献   
992.
介绍了天仙一级公路软基的处理方法,对路堤填筑高度进行分类,分析了软基路段的地质特征,对低路堤堆载预压优化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得出公路工程有些软基路段是可以不作处理的结论,在低路堤的条件下,不经预压处理断面仍能达到设计的工后沉降标准.  相似文献   
993.
最近,苹果推出第二代手提电话,并在多个国家同时发售,令全球苹果“粉丝”疯狂。既不限量发行,也不是超低价格销售,却引来大批“粉丝”登记、排队抢购,这在手机销售的历史上风头一时无二。  相似文献   
994.
基于弹塑性力学和有限元的基本思想,分析了粗颗粒粉煤灰路堤在交通循环荷载作用下的累计塑性变形发展的一般规律;同时采用室内试验与试验路场地验证的方法,对3种能够最大程度上利用细颗粒粉煤灰的基层混合料(灰土稳定粉煤灰、二灰、二灰土)进行了全面路用性能评价。分析结果表明:交通重复荷载下粗颗粒粉煤灰路堤累计塑性变形量明显小于一般性粘土路堤,从而有效地减少了路堤工后不均匀沉降对上部路面结构的影响;细颗粒低活性粉煤灰在水泥早强剂激发下形成的灰土稳定粉煤灰基层材料,不仅体现了良好的室内强度特性,同时在试验路路况评定中也表现了比二灰、二灰土基层试验段良好的路用性能。研究成果为低活性粉煤灰的整治利用提供了方向,并为在公路工程中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95.
低应变反射波法在桩基质量检测中具有检测速率快、效率高的特点,同时其在实际检测过程中也暴露出一定的缺陷,故如何排除影响检测的干扰因素成为低应变法检测桩基质量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996.
对于软土地基上的低路堤来讲,由于路堤高度较低,地基沉降占总沉降的绝大部分,故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处理、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997.
引言 由于技术、经济和环境等方面的原因,在混凝土中掺用粉煤灰已经是很普通的事情,在结构混凝土中,粉煤灰取代水泥的允许范围为15~30%;在非结构用的低强度混凝土(例如用于公路底基层的混凝土)中,以更高比例的粉煤灰取代水泥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98.
自发光式交通标志的亮度和对比度是影响自发光式交通标志视认性的重要因素。本文总结了国内外一些实验研究结论,结合交通标志设计中人体视觉行为的特征,对自发光式标志的亮度、对比度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自发光式交通标志最佳亮度范围与对比度值,对自发光式交通标志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9.
低等级公路是公路路网的基础部分,考虑到低等级公路选线的主要影响因素,利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建立判断矩阵,应用集值统计原理与属性测度原则,建立公路路线方案选择的综合评价模型,应用实例论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得出最优路线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1000.
基于首钢生产线条件,采用C、Si、Mn合金体系开发低屈强比980 MPa级冷轧双相钢,并对力学性能、显微组织及退火过程中合金扩散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双相钢屈强比可低至0.5及以下,80 mm标距延伸率达到16%。开发钢的显微组织由铁素体与(34±2)%的马奥相组成。相变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无论加热温度为760℃或800℃,该钢种在快冷前奥氏体含量趋于一致,由此可知工业生产中双相钢的性能对退火温度波动不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