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99篇
  免费   162篇
公路运输   1787篇
综合类   918篇
水路运输   654篇
铁路运输   766篇
综合运输   136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33篇
  2022年   128篇
  2021年   154篇
  2020年   109篇
  2019年   136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135篇
  2014年   228篇
  2013年   250篇
  2012年   231篇
  2011年   228篇
  2010年   242篇
  2009年   280篇
  2008年   303篇
  2007年   210篇
  2006年   196篇
  2005年   151篇
  2004年   122篇
  2003年   138篇
  2002年   100篇
  2001年   114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3篇
  1982年   1篇
  196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01.
将坐标网络应变技术应用于夏利变形车翼子板材质的国产化研究,通过对危险部位贴网格膜进行应变分布的定量测量和计算,确定生产稳定性和安全裕度,探讨了材质国产化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2.
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及国际贸易的扩大,促使我国集装箱运输业迅速发展。目前,国内正在运行的重塑半挂列车,装载IAA型集装箱,大多数总高超过国家标准(GB-1589-89)的限值。国外降低台面的办法,一是采用小直径轮胎;二是采用高强度钢制作高度小的颈部。我们利用现有生产的汽车及自制件,选用斯太尔汽车总成,设计、生产了低台面直梁式多用重型半挂车列车。  相似文献   
203.
钢桥桥面沥青铺装层直道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钢桥模型上进行了6种沥青混合料铺装层直道疲劳试验和高温车辙试验,研究了重复加载过程中应变变化规律,分析了桥面铺装层疲劳开裂性能,比较了各方案高温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204.
传统的内孔翻边工艺,未能充分挖掘金属板材自身的应变裕度。笔者曾沿用这一工艺,对本文所涉及的驾驶员门外板窗口进行模拟翻边,未能成功,后利用板料双拉成型原理,用一种新的成型工艺,在不改变零件设计的情况下使窗口一次成型。  相似文献   
205.
预应力曲线箱梁和异形箱梁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 ,国内外学者对曲线箱梁和异形箱梁的静力分析理论和计算方法作过大量的研究 ,但这些理论和方法在某种程度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特别是在实际设计工作中 ,运用起来不能得心应手。为此本文在综合前人已取得经验下 ,针对桥梁结构设计中分析曲线箱梁、异形箱梁 ,经常遇到的难题进行了研究 ,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理论和方法 ,编制了等参元空间分析程序。在实际工程中进行实桥试验 ,验证了本文理论和方法的正确性。本文的研究工作更准确描述了箱梁的荷载响应 ,为设计人员提供直观的设计依据。对曲线箱梁和异形箱梁受力特性有了更一步的理解 ,并提出了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206.
轴向荷载作用下桩的位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泽华  朱灿 《国外公路》2000,20(4):26-29
从桩的位移出发以土体的非线性应力应变关系为基础,对Randolph&Wroth模型进行了修正,提出了桩在轴向荷载作用下的位移公式,通过与试验结果比较,修正模型与实际情况吻合理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207.
208.
软土的卸荷应力—应变特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通过模拟盾构法隧道掘进过程和基坑工程中土体的尖力径,对上海地区三种典型的软土进行了一系列的应力路径试验,对软土的卸荷应力-应变特性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发现软土的卸尖力-应变送系与应力路径密切相关,卸荷应力=-应变曲线为双曲线形式。  相似文献   
209.
210.
介绍了浙江台州浃里陈大桥成功地采用低强度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处理桥头跳车问题,同时通过现场载荷试验、桩顶和桩间土的土压力测试以及沉降观测,较全面地研究了低强度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和桩土受力特性以及沉降变化规律,得到了一些可供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借鉴的有益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