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56篇
  免费   291篇
公路运输   4629篇
综合类   3517篇
水路运输   1169篇
铁路运输   2890篇
综合运输   442篇
  2024年   123篇
  2023年   372篇
  2022年   328篇
  2021年   373篇
  2020年   271篇
  2019年   303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227篇
  2016年   290篇
  2015年   513篇
  2014年   776篇
  2013年   748篇
  2012年   612篇
  2011年   653篇
  2010年   667篇
  2009年   747篇
  2008年   751篇
  2007年   594篇
  2006年   485篇
  2005年   472篇
  2004年   458篇
  2003年   475篇
  2002年   342篇
  2001年   384篇
  2000年   273篇
  1999年   215篇
  1998年   181篇
  1997年   137篇
  1996年   136篇
  1995年   109篇
  1994年   113篇
  1993年   102篇
  1992年   101篇
  1991年   81篇
  1990年   67篇
  1989年   48篇
  1988年   4篇
  1982年   1篇
  1965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陈坚  刘丽华 《铁道车辆》2008,46(4):40-42
L-B型组合式制动梁自投入运用以来,其结构经多次改进后已基本定型,段修工艺也已基本成熟,但相应的检修手段与工艺装备还不能完全满足检修的需要.为此,笔者对L-B型组合式制动梁在段修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统计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982.
以体外配置CFRP筋预应力混凝土箱梁1 001 d的长期受力性能试验为基础,采用徐变换算截面法对收缩徐变效应引起的截面应力重分布规律进行分析。理论分析与试验结果对比表明,徐变换算截面法能较好地分析持续荷载作用部分预应力箱梁的收缩徐变效应。运用双线性法和曲率法对试验箱梁的长期挠曲变形进行预测,两种分析方法预测结果基本一致,建议取长期挠度增长系数为2.45,此时长期挠度变形理论预测值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对现行设计规范进行有关参数修正后,持续荷载作用下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最大裂缝宽度理论值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研究成果将为CFRP筋在体外预应力箱梁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83.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180 t重的预制梁吊装极为少见。简述松花江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预制梁吊装方案、龙门吊设计、竖直钢架及水平连接梁的设计与制作等,为今后大型预制梁的吊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84.
据比利时贝卡尔特公司报道,具有类金刚石涂层的铝活塞能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在摩托车发动机上对涂覆类金刚石涂层的铝活塞进行试验,并和标准的铝活塞作了比较。功率测试仪的结果显示在低转速时功率至少提高了1%,  相似文献   
985.
今年上半年以来,怀通公司结合全线施工建设进入桥梁梁板制作高峰的特点,以落实全省交通建设工程质量年活动为契  相似文献   
986.
在厂房中设有吊车来起吊大构件,运行时吊车在吊车梁上移动,对梁产生的最大内力值及作用面在变化;而吊车梁等自重产生的内力值则随截面位置的不同而变化。该文推导用公式一次即能准确计算出吊车梁的最大内力值及作用位置,以便设计吊车梁。  相似文献   
987.
本文介绍了车辆前桥工字梁承孔在行驶当中踩刹车时突然断裂的机械事故的原因,阐述了公交车辆前桥工字梁承孔的重要性,论证了对公交车辆前桥工字梁承孔维修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得出了相关的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988.
本文推导的部分预应力砼迭合梁的设计方法,在使用阶段计算时采用考虑二次受力迭合效应的折算弯矩,在极限状态设计时采用设计弯矩,从而将迭合构件的设计转化为非迭合构件的设计,并且采用控制使用阶段预应力钢筋应力增量或非预应力钢筋应力来满足裂缝宽度控制要求,利用该方法进行部分预应力砼迭合梁的设计,可以较迅速地求出同时满足强度和裂缝宽度限制要求的预应力钢筋和非预应力钢筋的面积。  相似文献   
989.
本提出了宽翼缘梁桥剪力滞效应的一种通用解析解法,将梁分解成单独的平面应力板和柱条,用弹性力学理论求得其解析解,在献[12]的基础上,本考虑了梁桥腹板与翼缘联接处的加强和缓变厚度的影响。使得分析模型较献[12]更完善,更准确。  相似文献   
990.
丁赛华  徐雅娟 《交通科技》2000,(3):12-13,15
介绍沈士互通匝道跨沪杭公路桥梁的施工方案,对如何解决好施工与交通相互干扰的矛盾,将桥梁施工对高速公路正常交通运行的影响降至最低等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