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11篇
  免费   176篇
公路运输   2089篇
综合类   1854篇
水路运输   1433篇
铁路运输   1215篇
综合运输   196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30篇
  2022年   130篇
  2021年   180篇
  2020年   168篇
  2019年   109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110篇
  2015年   216篇
  2014年   309篇
  2013年   294篇
  2012年   342篇
  2011年   410篇
  2010年   334篇
  2009年   383篇
  2008年   696篇
  2007年   602篇
  2006年   440篇
  2005年   362篇
  2004年   316篇
  2003年   207篇
  2002年   163篇
  2001年   160篇
  2000年   145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65年   7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提出了一种用于轨道交通车辆系统维修决策的RCM(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可靠性评估的新方法。针对轨道交通车辆系统故障机理复杂,影响因素冗多,提出基于RCM、PHM(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和数据挖掘算法相融合的方法来构建系统的维护决策模型。与传统方法的区别在于,该方法能够更精准地定义维护模型,并获得系统的最优维护间隔,计算效率高,适用于复杂状态系统的可靠性计算。该方法可有效降低传统RCM的维护不足现象,降低运维成本,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2.
对ETCS(欧洲列车控制系统)、PTC(主动列车控制)及城市轨道交通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等世界主流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结构和特点进行了分析.结合未来列车控制系统的基本需求,提出一种基于车车通信的CBTC系统,并具体研究了该系统在列车自主操作进路、列车折返、虚拟连挂等关键场景中的应用.给出了实现以列车为中心的CBTC系统的关键技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3.
当前,城轨供电回流过程中杂散电流与钢轨电位问题突出,排流装置与钢轨电位限制装置(OVPD)作为杂散电流与钢轨电位的治理设备被广泛采用,但系统运营过程中动态排流与钢轨电位控制仿真方法及分布规律尚缺乏研究。通过建立回流系统动态排流与钢轨电位控制仿真模型,分析多区间多列车动态运行过程中全线钢轨电位与杂散电流动态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单点钢轨电位控制过程中会引起其他位置OVPD连锁动作,还会大大抬高全线杂散电流水平;杂散电流动态排流过程中,全线钢轨电位与杂散电流水平均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抬升,因此当前钢轨电位控制与杂散电流排流方法应进一步结合系统多点耦合干扰特性进行改善。  相似文献   
94.
虎跳峡地区的玄武岩经历了复杂的地质作用,岩石的矿物、结构发生了改变,表现出特有的微观地质特征和工程特性。在野外调查、室内及现场原位试验基础上,结合丽江至香格里拉铁路的工程实践,对岩石的矿物组成及化学成分、物理力学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绿泥石化片理状玄武岩是热液蚀变及区域变质作用的产物,岩石呈鳞片变晶结构,原生矿物为绿泥石、绿帘石、绢云母等矿物取代,具有软化系数低,饱水系数高,抗风化能力弱等特点。在构造、风化及卸荷作用下,易出现软岩大变形、边坡失稳等地质问题。研究成果为工程方案的选择和措施的设置提供科学依据,对滇西北玄武岩区铁路及公路工程的勘察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5.
位于我国西北严寒地区的双块式无砟轨道采用了大单元道床板结构,为掌握该型结构对严寒地区恶劣温度环境的适应能力,了解其力学性能和行为规律,对达坂城地区采用20 m单元道床板的双块式无砟轨道试验段展开试验研究,通过数据分析和理论计算,得出如下主要结论:大单元道床板板端伸缩效应明显,引发轨道结构与基床表层大面积的层间分离滑动;大单元道床板板中部分混凝土开裂严重,年温差循环作用下大单元道床板将呈现"低温小单元组合、高温闭合大单元"的工作模式;试验段中基床表层提供的单位长度层间摩阻力为372 kN/m;极端日气温差的出现显著放大了大单元道床板日伸缩变化幅值,并形成了大单元道床板日伸缩位移均值阶梯型跳跃式发展的行为特性。  相似文献   
96.
张曙光 《中国铁路》2010,(12):17-21
列车速度提升对应着一系列关键技术问题。结合中国高速铁路的大量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针对速度提升后系统强耦合作用与高速轮轨关系、耦合振动与车体模态设计、高速列车头型气动设计、高速列车地面效应等技术问题进行阐述,应用系统动力学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提出相关解决方案,并对高速列车持续运行的系统可靠性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7.
分析了剪力齿槽的作用机理,认为剪力齿槽是传递底座板纵向力和限制底座板位移的重要结构,是无砟轨道结构系统和桥梁相互作用的纽带。介绍了剪力齿槽的结构设计和受力分析,针对施工中常见的质量缺陷,对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定性分析,并对处理方案提出了相关建议,旨在引起相关建设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98.
客运专线铁路简支梁桥墩台纵向线刚度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梁轨共同作用机理出发,建立了客运专线简支梁桥梁轨共同作用计算模型,针对有砟轨道与无砟轨道各自的特点,通过无缝线路桥梁纵向力分析计算,系统研究了桥梁墩台纵向线刚度对桥梁和轨道结构的影响,提出了不设置钢轨伸缩调节器的常用跨度简支梁桥墩台纵向线刚度合理取值,并对其适用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9.
无缝道岔和桥上无缝线路是高速、重载铁路轨道结构强化的关键技术。与路基上无缝道岔相比,桥上无缝道岔区轮轨动力相互作用更强烈,轨道几何状态更难以保持,安全储备不足。以沪昆线湄池1号特大桥为工程背景,根据理论分析和现场试验,透析了有砟简支梁桥上无缝道岔轨道几何状态难以保持的主要原因,针对性地提出了增加横向约束来控制桥上无缝道岔轨道稳定性的方法。实践表明,采用所提出的控制方法能够有效改善轨道几何状态、提高列车运行平稳性,减少养护维修工作量。  相似文献   
100.
城市交通枢纽在城市空间结构演变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交通节点和城市交通两个层面上。在交通节点层面上,表现为利用枢纽的高交通可达性,通过对枢纽地区土地利用的规划,使枢纽类型与其周边土地利用性质相匹配,最终达到改善和优化城市总体空间结构的目的;在城市交通层面上,表现为交通枢纽利用其对交通系统的整合作用,提高城市交通的整体运行效率,充分发挥城市交通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引导和决定作用,进而达到改善和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