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18篇
  免费   245篇
公路运输   1982篇
综合类   1142篇
水路运输   1027篇
铁路运输   807篇
综合运输   105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46篇
  2022年   179篇
  2021年   216篇
  2020年   155篇
  2019年   158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103篇
  2015年   130篇
  2014年   263篇
  2013年   246篇
  2012年   271篇
  2011年   311篇
  2010年   262篇
  2009年   267篇
  2008年   303篇
  2007年   249篇
  2006年   216篇
  2005年   170篇
  2004年   177篇
  2003年   165篇
  2002年   115篇
  2001年   129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5篇
  1965年   10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992.
993.
994.
智能网联卡车车队有望成为网联自动驾驶率先应用的场景之一,本文针对智能网联卡车车队混合交通流通行能力开展研究。首先,以智能网联卡车车队、人工驾驶卡车及人工驾驶小汽车构成的随机混合交通流为研究对象,考虑智能网联卡车车队规模空间分布特征,分析混合交通流中10种跟驰行为类型,理论推导其概率表达式,进而构建智能网联卡车车队混合交通流通行能力的通用性分析方法。然后,考虑实际交通流运行中卡车分布的随机性,将智能网联卡车车队混合交通流分为优势流、随机流和劣势流3种态势,以此提升混合交通流通行能力分析方法的普适性。最后,选择实测数据标定的跟驰模型进行案例分析,验证理论分析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智能网联卡车比例提高或其车队规模增大均有利于3种态势混合交通流中车辆转换系数及相对熵的减小,从而可有效提升混合交通流通行能力。不同智能网联卡车比例条件下,智能网联卡车车队随机分布最优车队规模为2~4辆,同时,优势流、随机流和劣势流3种混合交通流通行能力依次递减。研究结果揭示了智能网联卡车车队混合交通流通行能力提升的内在机理,为未来智能网联卡车车队的运营管理提供方法支撑。  相似文献   
995.
水泥固化土为道路基层常用材料,干缩和温缩作用导致的收缩变形一直是影响道路基层稳定性和耐久性的主要因素,为了掌握水泥固化土收缩特征的变化规律,进行了一系列收缩试验。结果表明:水泥固化土在前15 d内干缩变形达到稳定状态的90%;温缩应变在负温区变动幅度较小,较高温度区域30℃左右达到峰值应变;干缩系数和温缩系数随水泥掺量增加显示不同的变化规律。针对现有抗裂性能评价指标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评价指标,并把该抗裂指标与现有抗裂指标进行计算、对比,发现此指标的计算结果更贴近半刚性材料抗裂性能的实测值,可为今后实际应用提供有利的参考。  相似文献   
996.
以长白电气化铁路直接供电方式为例,分析直接供电方式下牵引供电系统对沿线弱电系统信息传输电缆的电磁影响,并给出干扰模型;通过对电磁感应原理的分析,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可以有效屏蔽信息传输电缆受电磁影响的屏蔽保护装置,同时设计并搭建试验平台,通过测试验证了该保护装置的屏蔽效果.  相似文献   
997.
声信标信号的有效检测识别方法在找寻失事黑匣子的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本文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检测识别方法,把已知声信标信号作为卷积神经网络的训练样本,提取梅尔频率倒谱系数(MFCC)特征后输入卷积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得到相应的训练标签。把待测的声信标信号输入经过训练的卷积神经网络进行测试,得到相应的识别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方法可用于声信标信号的检测识别,并且有较好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998.
为研究主管支撑条件及支管与主管夹角对钢管混凝土桁架(CFST)Y型管节点热点应力分布的影响,利用ANSYS采用20节点实体单元,考虑相贯线焊缝建立Y型管节点空间有限元模型,计算分析在一端固定,一端铰接、两端固定、两端铰接3种边界条件下,支管不同角度变化时(20°, 40°, 60°, 80°, 90°),支管轴压作用下主管和支管焊趾处,热点应力集中系数沿相贯线焊缝分布情况。有限元分析结果与已有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模型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相同约束条件下,随支管角度增大,主管和支管沿焊缝的热点应力集中系数表现为增大,主管热点应力集中系数最大值始终发生在冠点,支管热点应力集中系数最大值由冠点向鞍点移动;同一角度时,随着主管两端约束的加强,主,支管热点应力集中系数分布有所减小,主管鞍点附近受约束条件影响很小。由于局部和整体的刚度同时影响SCF,可以考虑改变节点形式或者减少计算长度、加强固端约束达到降低SCF的目的。  相似文献   
999.
为实时掌握舰船分布式节点在能源运行过程中所处的位置信息,提出多状态下的舰船分布式能源运行在线监测方法。按照能源负荷量的预测结果,选取相关分布式运行指标,完成多状态下舰船分布式能源的运行管理。在此基础上,搭建完整的ZigBee传输环境,结合在线数据库的连接现状,计算节点处的监测系数,完成舰船分布式能源运行在线监测。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监测方法相比,应用新型监测方法后,舰船分布式节点的最大覆盖率达到90%,单一位置处能源运行输出量最大值超过75 kJ,能够达到实时掌握运行位置信息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