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19篇
  免费   62篇
公路运输   1419篇
综合类   1266篇
水路运输   253篇
铁路运输   1489篇
综合运输   254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34篇
  2022年   103篇
  2021年   127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125篇
  2015年   247篇
  2014年   379篇
  2013年   322篇
  2012年   262篇
  2011年   258篇
  2010年   231篇
  2009年   253篇
  2008年   254篇
  2007年   168篇
  2006年   168篇
  2005年   150篇
  2004年   168篇
  2003年   185篇
  2002年   141篇
  2001年   138篇
  2000年   124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2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环氧沥青在大跨径钢桥面粘结层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于力 《公路》2004,(3):56-60
粘结层材料和施工技术是大跨径钢桥面铺装的关键技术之一。根据某公路大桥桥面铺装粘结层的设计过程和特性,提出了环氧沥青粘结层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02.
芜湖长江大桥桥面板的有效宽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利用空间有限元法分析芜湖长江大桥公路钢筋混凝土桥面板由于剪力滞后效应导致的桥面板的有效宽度,与常规计算方法相比避免了把钢桁架近似等效为薄壁箱梁和求解微分方程,解的精度比较高:最后给出了桥面板的有效宽度,以便能为设计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03.
介绍日本本谷公路桥,一座用波纹形钢板作腹板的箱梁桥,波纹形钢腹板桥结构特点,纵向设计,桥面设计的研究,以及压屈与剪切的研究,最后介绍了混凝土桥面与钢腹板结合部的设计及施工概要。  相似文献   
104.
目前,我国公路桥梁总数已达28万座合计1万公里,各种类型、不同跨度的桥梁层出不穷。在这些桥梁中,主跨400米以上的桥梁建成35座,在建6座;主跨600米以上的桥梁建成13座,在建3座;主跨800米以上的桥梁建成6座,在建1座;主跨1000米以上的桥梁建成2座,在建1座。  相似文献   
105.
预应力技术的应用得当会保障公路桥梁的使用质量,延缓其疲劳损伤寿命。鉴于预应力的技术优良性,施工技术研究人员有必要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的预应力进行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106.
通过对公路桥梁设计防水方案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公路桥梁设计的防水措施,希望可以有效提高公路桥梁的防水性能,保证公路桥梁的运行安全。  相似文献   
107.
随着国际对高速公路桥梁疲劳载荷问题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以河北高速公路某桥梁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了道路动态测试系统来对选取路段的车辆进行数据的采集和统计,之后,借助于动态数据对高速公路桥梁疲劳载荷进行了模拟分析,进而推导出了三轴车辆标准疲劳载荷模型以此作为6轴车辆的简化模型,最后通过与国外成熟模型的对比得出三轴车辆标注疲劳载荷模型适应于该地区,从而体现了该模型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8.
通过对预应力技术进行详细介绍,并对预应力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最后提出具备可行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9.
介绍了第三轨受流器的结构原理。分析比较了弹簧式和气压式受流器与第三轨接触压力调节方式的特点。基于电接触基本理论详细的阐述了受流滑板与第三轨接触区的导电机理。接触区域的导电电路由无数微小的电阻及电容并联而成,接触压力通过影响微小电阻、电容的数量比例,进而影响接触面上的导电能力和磨损性能。标称静态接触压力的设计值接近或等于"法向压应力临界值"时,导电能力和磨损特性取得均衡。  相似文献   
110.
以一桥梁施工工程实例为依托,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桥梁悬臂施工中使用的菱形挂篮进行仿真分析.提出3种简化模式计算底模纵梁的承重分配,对比发现将底模纵梁承受的外荷载简化为集中荷载,并分配至挂篮下前后横梁的方法是最优简化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对挂篮底模纵梁承重分配系数进行优化,从而简化了繁琐的挂篮底模纵梁受力分析计算,保证了挂篮结构设计和施工的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