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05篇 |
免费 | 46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161篇 |
综合类 | 213篇 |
水路运输 | 470篇 |
铁路运输 | 98篇 |
综合运输 | 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9篇 |
2024年 | 20篇 |
2023年 | 31篇 |
2022年 | 51篇 |
2021年 | 39篇 |
2020年 | 49篇 |
2019年 | 47篇 |
2018年 | 17篇 |
2017年 | 29篇 |
2016年 | 32篇 |
2015年 | 27篇 |
2014年 | 43篇 |
2013年 | 31篇 |
2012年 | 43篇 |
2011年 | 37篇 |
2010年 | 51篇 |
2009年 | 64篇 |
2008年 | 61篇 |
2007年 | 38篇 |
2006年 | 38篇 |
2005年 | 35篇 |
2004年 | 24篇 |
2003年 | 20篇 |
2002年 | 20篇 |
2001年 | 14篇 |
2000年 | 13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11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81.
印尼亚齐(ACEH)电厂取水口温升是判断工程平面布置方案优劣的关键。应用局部加密的非结构化网格建立了平面二维潮流温排水数学模型。该模型能很好地描述复杂地形,既保证了工程区域水动力计算精度,也减少了计算量。在水动力计算过程中考虑了洋流和季风等长周期动力因素,研究了温排水在这种长周期动力条件下的扩散规律。计算了不同布置方案条件下温排水的影响范围,对不同布置方案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282.
基于滑移网格技术计算螺旋桨水动力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RANS方程的CFD软件数值模拟螺旋桨定常和非定常的水动力性能.定常计算采用多重参考系MRF模型,分别采用标准k-ε的湍流模型,RNG k-ε湍流模型和Reliable k-ε湍流模型模拟在不同进速系数时的推力系数和转矩系数.将模拟的数值结果与试验值相比较,计算结果表明,采用Reliable k-ε湍流模型计算出的推力系数与转矩系数与试验值基本吻合,并以该结果为初始场,通过滑移网格技术,采用单机并行计算螺旋桨非定常水动力性能.相较于定常计算结果更加接近试验值,说明滑移网格技术具有更高的精准度,更加适用于计算螺旋桨的水动力性能. 相似文献
283.
284.
285.
为准确计算滑行艇在波浪中的水动力性能,基于粘性理论,采用随体网格技术、耦合求解运动方程,完成了滑行艇在迎浪规则波中运动响应的数值预报.对滑行艇运动响应结果采用时域和频域方法分析,给出了入射波的周期与滑行艇固有频率对滑行艇运动响应的影响分析结果,对数值计算值与模型试验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数值计算方法可以准确且高效预报滑行艇在波浪中高速航行时的运动姿态及水动力特性,为滑行艇设计提供指导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86.
287.
在结构焊接数值模拟中,运用热弹塑性有限元方法进行分析的主要问题是计算时间长、内存需求大.由于热影响区具有高度的非线性特征,温度、应力应变梯度较大,单元应当划分得很细;而远离焊缝的绝大部分区域仍然处于线弹性状态,单元可划分得相对较粗.这样就可对焊接构件不断进行网格重新划分,使细密的网格随着热源一起移动,从而减少计算的规模.研究了三维六面体网格重划分技术,进行不同网格之间的变量映射,实现模型网格重划分前后分析步的衔接.对平板和圆管的焊接分别进行了网格重划分和完整网格模型条件下的数值模拟,提取了焊接温度、焊接变形和残余应力.结果表明,网格重划分技术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前提下,提高约30%的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288.
289.
基于移动最小二乘法的无网格法的计算精度影响因素很多,文中通过分析经典的Timoshenko悬臂梁问题,定义了一个能量范数作为误差指标,用Matlab程序开发了无网格法计算程序,对离散节点的排布方式及其分布密度、权函数的选取和权函数影响域的大小这几种主要求解精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算分析,考察了不同情况下无网格法的计算精度及效率,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290.
文章建立了基于无结构网格的港珠澳大桥所在海区平面二维潮流数学模型,并采用潮流数值模拟手段对该海区的潮流动力进行了模拟研究,分析了大桥工程周围海域的潮流动力影响。为了在宽广海域中刻画桥墩的阻水影响,将桥墩概化为陆地,并采用桩基阻力处理方法处理桥墩阻力。通过研究采用了局部网格加密方法,桥墩处最小网格长度仅2.39m。研究结果表明: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对伶仃洋潮流的影响甚微。若以流速变化0.01m/s作为有显著影响的判断标准,则工程对潮流的影响仅限于内伶仃岛与桂山岛之间的大桥及人工岛附近。大量的研究结果可为论证港珠澳大桥建设方案的可行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