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91篇
  免费   58篇
公路运输   2042篇
综合类   629篇
水路运输   779篇
铁路运输   1374篇
综合运输   125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96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165篇
  2020年   119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145篇
  2014年   187篇
  2013年   221篇
  2012年   264篇
  2011年   302篇
  2010年   218篇
  2009年   246篇
  2008年   269篇
  2007年   251篇
  2006年   216篇
  2005年   243篇
  2004年   231篇
  2003年   252篇
  2002年   192篇
  2001年   119篇
  2000年   137篇
  1999年   116篇
  1998年   90篇
  1997年   94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4篇
  1965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京沪高铁是我国目前建设里程最长、投资最大、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在京沪高速铁路上,大量采用了新型的42号道岔。通过一段时间对这类道岔的检修、维护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总结如下。1 42号道岔外部几何尺寸的测量及标准  相似文献   
92.
《公路》2021,66(9):187-191
U肋双面焊可显著提高钢桥面板U肋与顶板焊接细节的抗疲劳性能。为研究U肋增补内焊时产生的热量对既有桥梁的沥青铺装层的影响,制作了4个典型板厚的节段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和试验测试得出了U肋内角增补焊接产生的温度场分布,分析了温度场随板厚的变化规律,论证了U肋增补内焊对沥青铺装层的安全性影响。试验测试数据和检测结果表明,既有桥梁U肋增补内焊技术不会对沥青铺装层产生明显损伤。这种技术为国内众多存在U肋疲劳开裂病害的既有桥梁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补强方案。  相似文献   
93.
为了提高智能汽车的主动安全性,提出3种不同的自动紧急转向避撞跟踪控制方法。首先建立汽车避撞简化模型,对制动、转向及两者相结合的3种不同避撞方式进行对比分析。其次,为深入研究汽车避撞过程中的实际响应,建立包含转向、制动及悬架3个子系统耦合特性的底盘18自由度统一动力学模型,并进行相关试验验证。随后构建智能汽车自动紧急转向避撞控制框架,对五次多项式参考路径和七次多项式参考路径的横摆角速度和横摆角加速度进行对比分析。接着以线性2自由度转向动力学模型为参考对象,对最优控制四轮转向、最优控制前轮转向、前馈与反馈控制相结合的前轮转向3种不同的跟踪控制系统分别进行设计。最后,以汽车底盘18自由度统一动力学模型为研究对象,对上述3种避撞控制系统进行仿真试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制动避撞相比而言,转向避撞所需的纵向距离有较大降低,随着车速的增加和路面附着系数的越低,效果越明显;七次多项式参考路径比五次多项式参考路径的避撞过渡过程更为平缓,当实际车速与控制器所用车速不一致时,前者避撞性能表现更优;最优四轮转向控制系统在高、低2种不同附着路面都具有较好的避撞效果,最优前轮转向控制系统次之,而前馈与反馈相结合的前轮转向控制系统在低附着路面上则表现出严重的失稳。  相似文献   
94.
为了进一步缩短集装箱船舶在港靠泊时间,基于场桥作业区域划分思想,综合考虑场桥分配均衡、场桥任务量均衡和集装箱任务顺序等实际约束,以装船任务总完成时间最短为目标,构建场桥和内集卡跨箱区协同调度方法,并设计包含带改进操作的遗传算法进行求解。对比实证分析表明,在装船任务一定的情况下,所提出的调度算法能够进一步缩短场桥和内集卡的作业时间,提升场桥和内集卡调度效率,从而缩短集装箱船舶在港靠泊时间。  相似文献   
95.
招滨  叶梅 《水运工程》2021,(12):104-107
针对水工钢闸门在水利工程中的特殊重要性,分析传统检测和原型观测的局限性,提出实时在线监测的必要性。以岷江犍为航电枢纽泄水工作闸实时在线监测系统为例,设计在线监测系统整体结构和线缆收放,给出平面定轮闸门结构应力、结构动力响应、运行姿态、定轮运行状态的监测方案与传感器选型方案。  相似文献   
96.
基于车辆系统动力学理论,通过MATLAB软件模拟局部指数衰减型动态不平顺作为外部激扰输入,运用SIMPACK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分析了不同行车速度下不平顺的幅值对机车的轮轨动力响应的影响规律。分析结果表明:该局部激扰会使机车轮轴横向力、轮重减载率、横向振动加速度3个指标发生较大恶化;轮重减载率和轮轴横向力会出现同步的同频率同幅值的发散收敛;不平顺幅值的增加或者行车速度的增加都会不同程度地加剧3个指标的恶化。  相似文献   
97.
介绍广州地铁直线电机车辆(L型车)轮对廓形镟修的现状,阐述了实现轮对全廓形等级镟修的重要意义。通过绘制廓形曲线,编制镟修程序,加工廓形检验模板,试验修正程序等工作实现了L型车的全廓形等级镟修功能。该研究推广后为广州地铁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所介绍的方法及数据对同类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8.
成都地铁19号线二期工程是全国地铁长大高速线路中工期最为紧张的工程,其主要特点为施工工期紧、盾构区间长、设置车站少、线路速度等级高、隧道掘进断面大等.首先提出了盾构始发位置选择建议,总结了19号线提供盾构下井的基坑的支护形式;从基坑设计方案、基坑安全、施工便利性及工程经济性等方面,对最常用的放坡和旋挖桩加内支撑两种基坑支护形式进行了对比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建议:成都地铁针对3层及以上深度提供盾构下井的基坑,其支护形式应采用旋挖桩加内支撑.  相似文献   
99.
悬挂式单轨车辆走行轮在车辆运行中起到承载和传力的重要作用,其走行轮失效对悬挂式单轨车辆运行性能有重大影响。通过多刚体动力学理论建立悬挂式单轨车轨耦合动力学模型,仿真分析了不同工况下走行轮失效对单轨车辆曲线通过及运行平稳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空载状态下走行轮失效的悬挂式单轨车辆在曲线半径100 m的线路上限速为35 km/h,而满载状态下走行轮失效的车辆一直处于不安全状态,需要尽快行驶到就近站点疏散乘客;同侧走行轮失效对单轨车辆的影响趋势基本一致;在相同行车速度下,走行轮失效时竖向平稳性指标出现了部分数值超过3.0的情况,说明走行轮失效时车辆的运行平稳性会变差。仿真研究结果可为走行轮失效的悬挂式单轨车辆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
以某型号地铁车辆不锈钢车体侧墙内板为例,利用Autoform有限元软件,分析了润滑方式、拉延筋、压边力和模具间隙等对不锈钢侧墙内板拉延成形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聚氟乙烯薄膜作为润滑介质垫在不锈钢板与凸凹模、压料板之间,能够显著改善侧墙内板的成形性,改善拉裂缺陷。通过正交试验得到匹配参数的优化组合,可进一步对拉延不足和拉裂缺陷协调控制。优化组合的参数设置为:拉延筋系数0.35、压边力300 kN和单边模具间隙1.20 mm。基于该模拟优化参数进行了模具设计和成形试验,得到了合格的试验件,验证了模拟仿真结果的准确性和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