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18篇
  免费   99篇
公路运输   1819篇
综合类   1119篇
水路运输   810篇
铁路运输   378篇
综合运输   191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08篇
  2022年   104篇
  2021年   145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131篇
  2014年   305篇
  2013年   244篇
  2012年   219篇
  2011年   288篇
  2010年   262篇
  2009年   296篇
  2008年   440篇
  2007年   290篇
  2006年   162篇
  2005年   162篇
  2004年   124篇
  2003年   132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王强  李伟 《公路工程》2020,(2):173-177
提取随岳高速公路废旧SBS改性沥青作为研究对象,采用0.8粉胶比并叠加9%再生剂配置沥青胶浆,利用旋转薄膜烘烤和PAV叠加仪对SBS改性沥青进行多次老化和再生。然后通过车辙因子G、劲度模数S和蠕变因子m对多次再生SBS改性沥青的流变性能和低温抗疲劳性能进行了回归分析和总结。研究发现:随着老化与再生次数增多,再生剂对于SBS改性沥青的再生效果逐渐变差,粘弹性逐渐降低;高温下多次再生沥青胶浆的车辙因子随着再生次数的增加呈现逐渐增强的趋势,并且三次老化>二次老化>一次老化>三次再生>二次再生>一次再生>原样;中温重复加载试验中二次老化与三次再生的衰减程度差别一般为2%~3%;低温下沥青胶浆的劲度模数与再生次数呈反向关系,多次再生后沥青胶浆的m值不具有明细的规律性,多次再生样品拥有更好抗低温性能,但是m值曲线与原装沥青胶浆的离散型偏大。  相似文献   
962.
地聚合物再生混凝土是将粉煤灰、氢氧化钠溶液及水玻璃的混合物作为胶凝材料,将废弃混凝土破碎后重新筛分作为集料,按照一定的配合比浇筑成新的混凝土材料。再生混凝土材料由于其组成材料的质量难以控制,用于道路基层时必须经过严格的试验验证。利用试验的方法,得到了再生混凝土不同胶凝材料掺量下7、28、90 d的抗压强度,90 d龄期的劈裂强度和90 d龄期的无侧限抗压回弹模量3个力学指标,通过3个指标分析,胶凝材料掺量在5%~7%时,再生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963.
964.
张建 《华东公路》2010,(2):29-32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凭借其特有的优势,在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介绍了该技术在含有微表处薄层的沥青路面养护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965.
针对提速调图后电务维修的新要求,就如何有效利用"天窗"时间,提高设备检修质量,加强维修管理,提高管理、指挥、效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66.
为期三天的第十届国际交通技术与设备展览会与2010北京国际交通工程技术与设施展览会于5月28日闭幕。本届展会是唯一由交通运输部主办的国际性专业展览会,每两年举办一次。  相似文献   
967.
由于公路建设不可避免会对生态环境有所破坏,所以合理利用和节约资源,是我国公路、水路交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就公路建设走“资源节约型交通之路”提出了具体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968.
鉴于英达就地热再生技术在循环再用、节能减排上的优势,江苏省政府、江苏省建设厅组织全省各市城建副市长、建设局(委)负责人、城建部门负责人200余人考察英达热再生技术;  相似文献   
969.
近日,《福建省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向社会征求意见。《方案》提出,福建绿色建筑行动的主要目标是:城镇新建建筑严格落实强制性节能标准,到2015年末,竣工验收阶段节能标准执行率达到100%;新增绿色建筑1 000万m2以上,城镇新建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的比例为20%,生态示范城区的绿色建筑比例达100%;建立2个绿色生态示范城区,100个绿色建筑星级项目;推进既有公共建筑和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新增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3000万m2。绿色建筑的指标体系涵盖绿色建筑比例、生态环保、公共交通、可再生能源利用、土地集约利用、再生  相似文献   
970.
中山陵园风景区对于南京古城有着非常特殊的功能与价值。然而,由于位于主城区边缘,景区同时承受着来自城市、旅游业、城中村的开发利用压力,表现出明显的过度利用迹象。为此,本文提出了一整套旨在促进中山陵园风景区永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