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088篇 |
免费 | 554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7429篇 |
综合类 | 2567篇 |
水路运输 | 5595篇 |
铁路运输 | 3592篇 |
综合运输 | 45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68篇 |
2023年 | 537篇 |
2022年 | 594篇 |
2021年 | 832篇 |
2020年 | 795篇 |
2019年 | 507篇 |
2018年 | 251篇 |
2017年 | 312篇 |
2016年 | 342篇 |
2015年 | 584篇 |
2014年 | 875篇 |
2013年 | 861篇 |
2012年 | 1147篇 |
2011年 | 1077篇 |
2010年 | 975篇 |
2009年 | 968篇 |
2008年 | 959篇 |
2007年 | 831篇 |
2006年 | 750篇 |
2005年 | 825篇 |
2004年 | 660篇 |
2003年 | 764篇 |
2002年 | 543篇 |
2001年 | 490篇 |
2000年 | 410篇 |
1999年 | 364篇 |
1998年 | 355篇 |
1997年 | 305篇 |
1996年 | 249篇 |
1995年 | 230篇 |
1994年 | 181篇 |
1993年 | 175篇 |
1992年 | 151篇 |
1991年 | 134篇 |
1990年 | 132篇 |
1989年 | 175篇 |
1988年 | 9篇 |
1986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65年 | 21篇 |
195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主要介绍一台光电式控制点火的发动机,由于线路接触不良引起中央高压线不跳火的故障,并从组成点火系的零件中,分析产生故障的原因及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62.
双折线式卷筒多层卷绕中钢丝绳磨损损伤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多层卷绕中钢丝绳磨损严重的问题,对双折线式卷筒各区域钢丝绳卷绕过程中的受力情况和磨损损伤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分析结果认为,在双折线式多层卷绕过程中,钢丝绳的受力情况及绳圈间相互摩擦运动引起的磨损与钢丝绳在卷筒上的卷绕位置密切相关,磨损最严重的绳段位于卷筒每层最后一圈被后续换层爬升绳段所挤压的折线绳段区域. 相似文献
163.
冲击碾压技术在长珲高速公路高填方路基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冲击碾压技术在长珲高速公路工程中的应用,针对不同填筑材料、不同填筑厚度条件下,进行冲击碾压试验研究,对冲击碾压技术在高速公路高填方路基施工中的施工工艺和技术特点进行了总结。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得出在土石混填路基中冲击碾压技术较常规碾压填筑方法具有更好的经济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4.
165.
166.
分析了现行规范中车辙试验方法与路面实际存在的区别,提出在检验重载车辙时降低加载速度,补充开展沥青面层的全厚式车辙试验,在全厚式试件中形成温度梯度的车辙试验改进方法.改进了车辙试验机,提出不同加载速度下车辙试验时长确定方法和动稳定度计算方法,利用改进车辙试验机开展了沥青混合料重载低速车辙试验、均匀温度场与温度梯度下全厚式... 相似文献
167.
对16V280ZJ型柴油机螺栓调整式喷油器进行了纵向进油改进设计,从而减少燃油在高压管路内的压力损失,提高燃油喷射压力,改善柴油机性能.完成纵向进油喷油器的设计,运用AutoCAD软件绘制新型纵向进油喷油器的零件图和装配图;利用Fluent软件对改进部位改进前后的三维流场分别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得到流场的压力云图,对比分析计算结果;利用GT-Fuel对改进前后的柴油机进行仿真模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其合理性并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68.
谭祥国 《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2014,(1):20-22,14
移动模架造桥机施工为逐跨段原位现浇施工。以DSZ32/900上承式移动模架造桥机为例介绍该设备在桥隧相连隧道出口处的后退式拼装方法,即通过对移动模架造桥机主梁进行简单的改造,实现主梁在后支腿和前支腿托辊机构之间的纵向移动,则可逐节将在隧道口拼装好的主梁和导梁向隧道内后退,如此反复将移动模架的主梁和导梁全部拼装完成,最后将退入隧道内的主梁及导梁向隧道外走行移动,再完成外模挑梁、吊挂外肋、模板及其他附属结构等的拼装。采用此方法不需要对场地进行大范围回填、平整、硬化,从而节约大量施工成本,缩短安装工期。可为以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9.
湿陷等级属于Ⅰ(轻微)~Ⅱ(中等)非自重性黄土,可以通过对路基基底采用冲击压实的施工方法来提高地基强度,减少沉降量。冲击之后对1 m深度范围内土样进行检测,若平均压实度达到90%以上,平均湿陷系数小于0.015,说明湿陷性基本消失;若检测不合格可以通过继续冲击压实的施工方法,达到消除黄土湿陷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0.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发展,为了满足施工需要,冲击碾压技术得到了开发和应用,使公路的建设质量与速度得到很大提高。通过实践应用,对冲击压实技术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进行简单总结。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