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4篇
  免费   62篇
公路运输   1201篇
综合类   903篇
水路运输   255篇
铁路运输   471篇
综合运输   66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125篇
  2012年   165篇
  2011年   180篇
  2010年   182篇
  2009年   204篇
  2008年   224篇
  2007年   169篇
  2006年   134篇
  2005年   144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107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61.
本文以非均匀有理B样条基函数作为参数体属性,并结合非均匀控制点网格,建立了适用于船体几何的NFFD变形技术。重点阐述了NFFD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变形规则,并以矩阵表示方法为基础构建了数学模型。研究了控制点数量和分布对变形结果的影响,增加了控制点变形几何的能力并获得了更大的设计空间。最后,以某CNG运输船为例完成了球鼻艏、船艏和船艉部分几何的自动变形。本文的工作为船型优化提供了良好的变形工具。  相似文献   
62.
书讯     
《船舶》2012,(2):34
正《游艇》2011年编写完成的《游艇》一书,全方位地从游艇的发展经历、游艇经济和文化,到游艇分类、各种名词解释、游艇的材质和制造工艺、艇体的几何形状和性能、艇体构造、动力装置和推进方式的选择依据、电气设备和导航仪表、舱室布置和舾装设备等,均作了细致的介绍。  相似文献   
63.
针对山区二级公路路线和生态景观,结合二级公路实例,对具体的设计原则、要点和方法进行重点分析。  相似文献   
64.
主要阐述了遵义市东联线道路改造工程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65.
针对先期施工预留轨道交通特大跨度公铁两用钢桁梁斜拉桥在荷载作用下变形较大,且与轨道交通设计线路纵断面线形不匹配的现状,根据梁面实测标高和桥梁设计变形,在既有线路设计纵断面基础上重新设计轨道施工时的纵断面即轨面控制标高.在满足限界、最小轨道设计高度等基本要求的同时,使新纵断面下的轨面线形及标高能够适应施工过程中、施工完成后和列车活载作用下的桥梁变形.目前工程已通车运营,现场轨道状态良好.  相似文献   
66.
为了总结面向智能车辆的现役道路设施行驶适应性,即现役道路基础设施承载智能车辆行驶的适宜程度,阐述自主智能驾驶定义与驾驶自动化等级分类,在此基础上剖析不同等级间的人机功能差异,并分别从感知层、感知-决策层、决策-控制层探讨与道路设计要素相关联的人机功能差异,通过归纳总结智能车辆与道路几何要素、路面性能及其他道路要素(如道路标线)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从道路工程角度及其他道路要素方面回顾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传统车辆,配置高等级自动驾驶系统的智能车辆对现役道路设施行驶适应性最高,主动安全系统次之,而驾驶辅助及有条件自动驾驶系统适应性不足。而目前研究主要问题包括:难以归纳、标定不同驾驶自动化等级间的人机功能差异及其对于道路设计参数的需求设计值;测试道路场景条件过于理想,考虑的驾驶自动化等级单一,试验规模和样本有限;道路几何、路面性能以及道路标志、标线等道路要素与智能车辆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不足,缺乏与不同道路场景相匹配的智能车辆驾驶特征数据的获取手段。因此建议:重视并推动与道路设计要素相关联的关键人机功能差异指标信息共享;联合高保真且可交互的道路场景、高精度感知传感器物理模型、车辆动力学模型及微观交通流模型,利用测试场景自动化生成、极限工况场景搜寻与泛化等技术开展智能驾驶虚拟测试,突破现有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探索反映不同等级智能车辆的道路行驶适应性特征指标与评价标准,精准、有效地评估预测复杂道路场景及不利道路条件下的行驶适应性。  相似文献   
67.
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左汊主桥为(360+2×1080+360) m的三塔两跨悬索桥,中塔采用钢-混叠合、塔梁固结门式结构,下塔柱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上塔柱为钢结构,钢塔共分21个节段,首节采用浮吊安装,标准节段长6 m ,最大起吊重达235 t ,采用塔吊进行安装。为确保钢塔线形满足要求,对影响钢塔安装精度因素进行分析,形成以控制钢塔制造质量为核心、钢塔首节段安装精度为基础的线形控制流程,对钢塔节段进行工厂制造控制和现场安装控制。工厂制造控制包括零部件加工、块体制作、节段组拼、端面机加工、预拼装;现场安装控制包括首节段安装、标准节段安装、横梁与钢塔的连接。实践表明,该桥采用以控制钢塔制造精度为核心的钢塔线形控制技术进行钢塔架设施工,施工过程中钢塔制造精度和安装精度满足要求,实现了钢塔线形控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68.
以贵州瓮安县实际工程为例,分析了县乡公路线形的设计内容,与施工问题控制策略。研究表明,对上述设计施工内容进行控制,有利于县乡公路与当前优化的道路网络相适应。  相似文献   
69.
为了挂篮的安全施工,消除挂篮尤其是主桁架非弹性压缩变形,必须准确测定其弹性压缩变形的数值,以作为连续梁线形控制及施工时调整底模板的依据,所以必须对菱形挂篮进行预压试验。以京津城际轨道工程项目的廊良路连续梁作背景,介绍菱形挂篮预压试验及其结果分析,对同类工程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0.
结合京津客运专线悬臂浇筑连续梁的施工过程,介绍了主梁的整体线形及各节段间的接缝控制和桥面横向六面排水坡等平整度控制内容,对全桥合拢后桥面的平整度缺陷处理方法进行了阐述,对今后悬浇连续梁施工中的桥面平整度控制与处理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