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07篇
  免费   182篇
公路运输   1218篇
综合类   853篇
水路运输   1196篇
铁路运输   763篇
综合运输   159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43篇
  2022年   146篇
  2021年   185篇
  2020年   165篇
  2019年   146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157篇
  2014年   237篇
  2013年   199篇
  2012年   246篇
  2011年   271篇
  2010年   254篇
  2009年   215篇
  2008年   241篇
  2007年   168篇
  2006年   157篇
  2005年   153篇
  2004年   139篇
  2003年   185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3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根据大洋航线的气候特征,尤其是用风、雾、浪、流的时空分布进行分区,把各大洋航线划分为极地航区、温带航区、副热带航区、信风航区、赤道航区,每个航区又划分出若干亚区,对远洋航行航线选择,实现安全经济航行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22.
23.
本文针对多年冻土的工和地质特点和施工质量控制,就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铁路修筑过程中有关桥涵、路基工程等,提出了施工过程中应控制和注意的几个关键环节,对目前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铁路的修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4.
研究目的:通过分析西南路网现状和存在问题,对四川出川通道进行规划展望,提出四川南向通道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进一步探讨建设川南通道的方案和通道引入相关枢纽及地区的改扩建方案。 研究方法:采用系统工程方法,从西南片区铁路路网的特点分析,逐一分析出川通道的规划和发展;采用技术经济比较法对南向通道方案进行比较论证。 研究结果:在西南片区形成沟通广东广西地区的一条新路网,有利于西南路网布局及发展;带动相关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为相关枢纽总图布置特别是成都枢纽客运站布局提供合理的发展前景。 研究结论:四川南向通道宜采用沿成昆通道至峨眉,修建峨眉经宜宾、叙永至贵阳的双线大能力通道,经黔桂铁路至柳州,分别经湘桂线南下广西地区,经柳肇线可达广州及东南沿海地区;成都枢纽成都南站可作为川南通道客车的始发终到站;贵阳枢纽结合川南通道引入需新建枢纽内第二客运站。  相似文献   
25.
冰区航行船舶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要介绍冰区航行船舶的设计要点,汇总各船级社的相关要求,以及设计的要点和优化。  相似文献   
26.
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桥梁桩基础施工的关键是最大限度减小桩基础施工过程中外界热量对桩周多年冻土的扰动,同时确保桩基混凝土强度的增长。针对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的特殊气候和地质情况,介绍桩基础施工技术和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7.
1 问题的提出 营口港煤炭装卸公司所使用的自动卸船设备由移动漏斗、皮带机、斗轮机、装车机及中央控制室组成.其设计时速为:皮带机2.5 m/s,斗轮机3.15 m/s;设计能力为每条线堆料1 800 t/h,取料1 500 t/h.其中3#、4#斗轮机、5#-3、5#-4皮带机除参与接卸煤船和通过装车机装火车外,还担负着向华能营口电厂供应煤炭的作业任务.  相似文献   
28.
采用西藏羊八井加密阵列数据,对美国CGRO天文卫星上的BASTE实验在1998年3月期间所观测到的15个宇宙γ暴进行了3TeV能区的符合寻找。这些γ暴均位于羊八井阵列的有效观测视场内。在寻找工作中采用了组闭方法,以提高观测阵列对γ暴的灵敏度。寻找结果表明,所有BASTE符合暴候选事例团的多重数分布均在背景的统计涨落之内,没有发现在3TeV能区BASTE符合暴的证据。这个结果支持了γ暴的宇宙学起源模型。  相似文献   
29.
暗挖法通过浅埋密集民房区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介绍了广泛地铁一号线首次采用暗挖法施工的、地质条件复杂多变、施工难度最大的杨-体区间隧道的两大难点之一的天河密集居民区段的施工方法及信息化施工经验,分析了造成地表过大的原因及控制地表沉降的措施,其成功经济对后续类似工程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0.
隧道自承体系形成机理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自承体系的构思自提出以来一直未能予以从理论角度来论证它。本文利用简化的有限元模型,结合自承体系的定义提出的划分其各个结构层次的判据,对开挖后的围岩状态进行了定性分析,取得了与量测资料较为一致的结果。对隧道自承体系的构思也从数值分析的角度给予了论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