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1篇
  免费   48篇
公路运输   464篇
综合类   253篇
水路运输   354篇
铁路运输   109篇
综合运输   19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7 毫秒
101.
土石混合非均质填料压实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对土石混合非均质填料压实特性变化规律的研究,找出该填料对压实特性影响的主要因素。通过室内大型击实及室外试验,确定了该填料的最佳组合含量。研究成果表明,该填料经过压实后属高密度低压缩性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均能满足高等级公路的路基要求,且优于一般纯土。因可就地取材,易于施工,故工程效益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2.
动力车车体表面压力分布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阐述了对我国首列200km/h动力集中型电动旅客列车组动力车表面压力分布测试情况,并对测量结果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最后用面元法的计算结果与测量结果进行了对比,在流动非分离区,两者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03.
讨论了第一类Baire函数的若干特征及其新的证明。  相似文献   
104.
软岩填筑路基的压实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武昌至广州客运专线上遇到的白垩系—下第三系以及元古界全风化及强风化千枚状板岩为例,在分析软岩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考虑软岩粗细颗粒相对含量不同对软岩作为路基填料的工程性质的影响,设计正交试验,对不同粗粒含量的软岩试样进行了室内标准重型击实试验,得到了千枚状板岩填筑路基的最优含水量、最大干密度。分析了粗粒含量、击实功的大小以及软岩颗粒的易破碎特性等因素对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量的影响,为软岩填筑路基的施工参数的确定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5.
本文对实船半平衡舵产生的舵空泡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通过模型试验与数学研究的途径改善舵空泡以及由空泡产生的剥蚀现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6.
魏斌  戎建国 《中国水运》2007,5(8):81-83
基于应力波的传播理论,对强夯法加固回填土地基机理进行分析,绘制出强夯法加固模式图;讨论了强夯技术参数的选取对地基加固效果的影响,通过工程实例证明强夯法加固地基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7.
从船舶安检时进行的船员实操性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出发,对船舶经营人公司、船方的管理和船员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提出了实操检查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08.
安全驾驶是汽车行业重点研究领域之一,本文基于大众迈腾B7L车型对电控机械式制动功能进行实车控制策略测试。  相似文献   
109.
为研究掺钢渣稳定土的击实性能,以焦桐高速公路工程叶舞段沿线低液限黏土为原材料,分析掺钢渣后影响其最大干密度与最优含水率的因素。在综合考虑钢渣掺量、钢渣陈化龄期和钢渣最大粒径3个因素作用下进行室内击实试验,利用正交试验法,得到了影响钢渣土干密度因素的主次程度,并通过极差分析法和方差分析法分析各个因素对击实土样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10.
分析YORK—CMO28型船舶空调系统空调压缩机“液击”的原因,介绍该型空调系统制冷温度控制的基本原理以及对过热度的控制和防止压缩机“液击”的保护,提出日常使用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