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80篇
  免费   1582篇
公路运输   9952篇
综合类   4598篇
水路运输   460篇
铁路运输   7424篇
综合运输   2728篇
  2024年   201篇
  2023年   777篇
  2022年   918篇
  2021年   781篇
  2020年   627篇
  2019年   700篇
  2018年   411篇
  2017年   544篇
  2016年   502篇
  2015年   833篇
  2014年   1322篇
  2013年   1364篇
  2012年   1363篇
  2011年   1617篇
  2010年   1473篇
  2009年   1536篇
  2008年   1494篇
  2007年   1324篇
  2006年   1061篇
  2005年   942篇
  2004年   922篇
  2003年   753篇
  2002年   676篇
  2001年   522篇
  2000年   418篇
  1999年   324篇
  1998年   259篇
  1997年   237篇
  1996年   221篇
  1995年   200篇
  1994年   210篇
  1993年   179篇
  1992年   157篇
  1991年   121篇
  1990年   100篇
  1989年   71篇
  1988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01.
结合关峡隧道裂缝病害,在收集病害区段各类资料基础上,绘制裂缝展示图,分析裂缝产生原因。地质雷达及地质钻探相结合的综合地质方法可直观反映裂缝的分布特征及发育程度。通过对山体稳定性的分析,考虑衬砌裂损原因、裂损程度、隧道净空及整治费用等因素,并结合陇海线运营情况,提出从围岩加固与结构补强方面制定整治方案。  相似文献   
302.
高原地热隧道混凝土衬砌施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建拉萨—日喀则铁路的隧道工程存在高温围岩和高温裂隙水的异常地热现象.异常地热现象致使隧道混凝土衬砌的工作性能、物理力学和耐久性能劣化,影响隧道结构安全和使用寿命.分析混凝土原料及主要性能,以及高温环境中混凝土物理力学和耐久性能发展趋势和劣化机理.针对高原地热隧道混凝土衬砌施工技术进行系列试验研究,测试高温环境下隧道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和二次衬砌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指标,提出混凝土掺加高温稳定剂是解决高原地热隧道混凝土衬砌施工技术有效措施等结论.  相似文献   
303.
根据动力时程分析理论,采用岩土隧道结构专用有限元分析软件GTS,对新建上跨隧道爆破施工工程进行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新建上跨隧道爆破施工对既有隧道的影响.结果表明:既有隧道与新建上跨隧道交叉处的断面受到垂直方向振动的影响最大,随着离爆破点水平距离的增加,垂直方向的振速逐渐减小,水平方向的振速先增大后减小;爆破施工对位于交叉点水平距离25 m之内的既有隧道影响较大,对45 m以外则影响很小;爆破进尺需控制在1.5 m以内,并辅之以相应的工程措施,以保证既有隧道安全;新建隧道爆破施工过程中,需对既有隧道K201+065-K201+165段拱顶垂直振速进行监控量测.  相似文献   
304.
以1999年山阳新干线福冈隧道衬砌脱落事故为鉴,日本运输省颁布了隧道维护管理指南,实行隧道衬砌劣化剥离检查制度。为替换打音方法,实现自动化检测,西日本铁路利用多通道雷达技术,研制出使用检测车的隧道衬砌检测系统。雷达拥有16个发送天线和16个接收天线单元,能够获得隧道衬砌处256点阵列的信息,可全面掌握裂纹、麻面和空洞缺陷情况。检测车使用了新干线维护用车,车上3个塔台安装多通道雷达,采用双臂工作方式,还可依据检查方向旋转。  相似文献   
305.
盾构隧道下穿既有铁路线路会造成铁路线路沉降变形,影响列车的正常运行。基于此,在某实际工程的基础上,对地基加固、盾构下穿过程中铁路线路沉降情况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表明:旋喷桩加固注浆施工对铁路线路影响很小,当旋喷桩加固施工完成后,主加固区施工对铁路线路影响较大;地基加固对盾构下穿时铁路线路变形控制有较好效果,隧道穿越施工期间,路基最大沉降量为36.52mm,轨面最大沉降量为15.88mm,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306.
郑西铁路客运专线函谷关隧道进口下穿连霍高速公路,根据隧道的具体情况,决定选用"一次性导向跟管钻进法"施工大管棚,对前方围岩进行预加固,即成孔和打设支护管一次完成。结合80m长大管棚工程的施工实例,阐述下穿高速公路超前大管棚的施工,介绍"一次性导向跟管钻进法"施工工艺和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307.
详细介绍郑西铁路客运专线巩义隧道下穿310国道的双层管棚超前支护施工方案、施工工艺和施工过程中的量测监控技术,为今后隧道下穿施工中确保路面"零沉降"积累了一定经验。  相似文献   
308.
309.
《公路》2021,66(7):287-291
隧道作为高速公路的咽喉路段,一旦隧道机房突发险情而不能及时发现,容易造成重大财产损失、人员伤亡,引发恶性交通事故。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仿射传播聚类算法的危险事件智能识别模型,进而设计了整套高速公路隧道机房环境智能监测系统。提出的模型综合传感器所采集到的多类别环境信息,得到聚类图用于判断当前环境状况。系统中采用新型的聚类算法,得到环境聚类图,智能区分各种高速公路隧道机房发生的危险事件,增加整个监测系统的智能化与信息化程度。在实验与测试中,通过使用本系统,维护人员可准确把控整个隧道机房情况,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提升了公路的运营、管理、养护效率,具有良好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10.
《公路》2021,66(9):371-378
以福州市某超浅埋隧道斜穿市政管线工程为依托,结合FLAC 3D软件、现有城市管线标准与实测数据,对管线沉降规律展开研究,并制定安全可行的管线控制基准。研究表明:双侧壁导坑法相比三台阶法与CD法开挖时,前者具有"小分步,大分级"的特点,对管线沉降控制效果更显著;隧道-管线交点出现最大沉降量-7.39mm,管线由于自身弹塑性质,而发生两端微小隆起;上覆土重力使管线沿水平方向上发生挤压变形,水平位移最大值为1.2mm,可知管线竖向变形受施工影响更敏感。需对隧-管相交段地表进行外界荷载管理,避免管线在水平方向位移过大而破坏。地表横向沉降最大值S_(max)与沉降槽宽度系数i的比值作为沉降控制限值,可有效保护管线。研究成果对研究隧道下穿管线变形规律与控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