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28篇
  免费   88篇
公路运输   1558篇
综合类   953篇
水路运输   295篇
铁路运输   529篇
综合运输   81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147篇
  2013年   153篇
  2012年   173篇
  2011年   216篇
  2010年   204篇
  2009年   232篇
  2008年   244篇
  2007年   193篇
  2006年   177篇
  2005年   152篇
  2004年   125篇
  2003年   108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105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钢桁梁腹杆插入式节点杆端应力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为便于制造与安装,大跨钢桁连续梁桥往往在采用整体节点,腹杆与主桁节点连接时,腹杆插入节点板中,采用高强螺栓两面连接。由于仅连接杆件的两个面,另外一面(或两面)不直接承受节点板传递的荷载,必然存在剪力滞效应。通过建立钢桁梁腹杆的几种典型截面的有限元模型,研究两面连接腹杆端部的应力分布,从而掌握腹杆端头板件应力分布的规律并用于指导钢桁梁桥节点设计。研究结论:杆件端部最大正应力均发生在螺栓群末端;一般来说,杆件板厚越大,螺栓连接沿杆件长度方向的排数越多,最大正应力与名义正应力的比值越小;截面形式变化、板件厚度变化不会对最大剪应力的发生部位产生影响;杆件中部,截面应力趋于均匀,剪力滞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52.
研究目的:针对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一期线路条件和工程特点,隧道内和隧道外4次转换,特别是出入段线小曲线半径的现状,通过对架空接触网隧道外柔性悬挂和隧道内刚性悬挂的分析,对采用贯通式和关节式刚柔过渡方案的比选,提出安全可靠的实施方案,并运用到实际工程中。研究结论:刚柔过渡是架空接触网在刚性和柔性悬挂转换处非常关键的技术,从受电弓自然平稳过渡的要求、安装精度的调整和行车速度等方面综合考虑,确定本线采用贯通式刚柔过渡方案。在曲线段,经过精确计算和现场调试,达到刚柔过渡的尽快转换,减少刚柔过渡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53.
受电弓参数优化对弓网系统动态受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介绍受电弓基本优化方法的基础上,确定了两种受电弓优化方案。利用Matlab仿真软件分析了两种方案下受电弓参数对受电弓-刚性接触网系统动态受流的影响,得到了受电弓的优化参数,并对两种方案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54.
大掺量废旧沥青混凝土水泥稳定碎石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每年公路废旧沥青路面材料废弃量非常可观,为了道路建设可持续发展,一般对废旧沥青混凝土进行路面再生利用,但造价高、工艺复杂。如果能将废旧沥青混凝土作为道路半刚性水稳碎石,则工艺简单、造价低廉。文中对废旧沥青混凝土进行了破碎筛分试验分析和水稳碎石集料配比设计,并对废旧沥青混凝土水稳碎石进行了9组不同配比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大掺量废旧沥青混凝土水稳碎石在强度上可以满足高速公路的底基层和其他公路基层、底基层强度要求,可为废旧沥青混凝土的循环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5.
分析了地铁提速后隧道内刚性接触网运行中存在的拉弧、磨耗严重等问题。提出对现有垂直悬挂方式进行技术更新,采用已有成熟运行经验的悬臂支撑方式。针对地铁隧道内灾害,如地震、火灾、渗漏水或结冰等对刚性接触网的影响,研究采用防开裂型化学锚栓、扣紧螺母及防水融冰等技术措施,并采用隧道内接触网视频监控装置,对各接触网关键点的工作状态及受电弓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以指导隧道内接触网设备的维护、抢修及救援疏散等工作。  相似文献   
56.
充分利用感应加热磁场的环形效应、邻近效应和导磁体的驱流作用,开发出复杂球头零件的感应淬火技术,解决了淬硬层不连续的问题。  相似文献   
57.
我国沥青路面基层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民欢 《中外公路》2003,23(4):65-67
通过对我国沥青路面基层发展及使用现状的分析,重点总结了当前大量使用的半刚性基层的成功与不足,继而对两种近期出现的新型基层结构进行了分析,并与半刚性基层对比,对当前基层发展趋势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8.
总结了多年来刚性路面的施工经验,并以水泥砼路面为代表,综合分析了影响刚性路面平整度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提高平整度的工艺措施。  相似文献   
59.
刘书静  王士军 《公路》2003,(3):52-53
1 基础钎探的目的  在基础挖槽达到设计高程及清槽后 ,施工人员紧接着要进行基础钎探。基础钎探的目的除了弥补地质勘察部门机械勘探布点距离较大 ,不能详细反映基础细部地质变化的缺陷以外 ,有经验的工人和技术人员根据基础钎探锤击的进土阻力和锤击数 ,判断基础以下 2 .5 m以内可能出现的枯井、古墓葬、坑、穴、人防工程、杂填土及有关不同软硬土质的变化情况。基础钎探为地质勘察、设计等部门提供了极有参考价值的数据资料 ,便于及时地对地基进行有针对性的方案处理。基础钎探是一项非常必要而又重要的技术性工作。但它存在劳动强度大…  相似文献   
60.
胡珊  任瑞波  王树森  栾海  王哲人 《公路》2003,(10):50-54
在充分考虑碎石基层非线性(弹塑性)特性的基础上,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法分析了吉林通化试验路3种路面结构面层底面及半刚性基层底面弯拉应力的变化规律,并对通化试验路2种具有碎石基层半刚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的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抗疲劳寿命进行了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