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2篇
  免费   10篇
公路运输   183篇
综合类   159篇
水路运输   237篇
铁路运输   78篇
综合运输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621.
622.
623.
针对一类可反馈线性化的仿射非线性系统,提出了非线性鲁棒控制系统的μ分析与μ综合方法。利用非线性状态反馈和坐标变换,可将许多不确定性线性系统线性化为关于广义对象和不确定性的线性分式变换(LFT),基于这个LFT,用D-K迭代法可获得线性化系统的鲁棒控制器,然后通过回代得到非线性鲁棒控制器。  相似文献   
624.
反馈控制系统控制算法比较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相似文献   
625.
626.
王国欣  肖绪文  黄宏伟 《公路》2007,(9):213-215
由于受地质条件及人为因素等影响,隧道在施工过程中易发生各种各样的灾病害。而通过施工中的监控量测和预测分析,针对监测数据的动态反馈和预测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这样就能有效地对出现的隧道病害加以控制并对灾害进行预测。从而大大降低隧道施工中的风险,保证隧道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627.
交通需求与交通供给之间的正反馈效应,使得路网规划方案难以适应交通需求的变化。在研究交通需求与路网容量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前馈的手段,把交通需求的变化预载到规划模型中,规划模型是以建设成本、建成后的运营成本和未满足的交通需求所造成的机会损失成本之和的年平均值最小为目标,并让总成本具有时间性来克服规划方案与未来实际情况之间的偏差,达到对当前的规划工作采取前馈控制,使规划方案兼顾未来的需求和规模上的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交通需求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628.
道路运输系统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道路运输系统的构成及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运用系统动力学的研究方法,分析了道路运输系统与其主要外部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了道路运输与社会经济、道路运输与其它运输方式、道路运输与科技进步、道路运输与环境、道路运输与安全、道路运输与运价之间的因果反馈环,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道路运输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29.
基于数据挖掘的固定型交通检测器配置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固定型交通检测器空间配置的4条原则和配置密度优化步骤,提出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固定型交通检测器配置优化方法.设计6种高速公路出口匝道的固定型交通检测器配置密度方案作为实例研究对象,运用数据挖掘技术的时间序列指数平滑方法、ARIMA方法和神经网络方法分别建立高速公路出口匝道小时交通量Winters预测模型、ARIMA预测模型及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采用网格搜索技术确定Winters模型参数,设计一种比传统ARIMA模型参数估计方法更精确的算法程序,来估计ARIMA模型参数,采用3项误差指标评价模型预测效果.根据预测结果及高速公路事件管理交通参数精度要求确定可行方案及最佳方案.实例研究表明,在保证满足ITS 对交通参数精度要求的同时,通过数据挖掘技术降低了交通流信息采集固定型检测器的配置密度及成本.  相似文献   
630.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后评价机带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提出建立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后评价机制的思路,分析其研究现状,探讨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后评价的管理机制、运行机制、内容体系、成果反馈和扩散机制,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