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518篇
  免费   1324篇
公路运输   15608篇
综合类   7291篇
水路运输   6657篇
铁路运输   4560篇
综合运输   726篇
  2024年   312篇
  2023年   1147篇
  2022年   1091篇
  2021年   1411篇
  2020年   1078篇
  2019年   1027篇
  2018年   516篇
  2017年   655篇
  2016年   675篇
  2015年   1030篇
  2014年   1690篇
  2013年   1773篇
  2012年   2179篇
  2011年   2245篇
  2010年   2025篇
  2009年   2030篇
  2008年   2196篇
  2007年   1707篇
  2006年   1414篇
  2005年   1372篇
  2004年   1606篇
  2003年   1261篇
  2002年   896篇
  2001年   745篇
  2000年   509篇
  1999年   334篇
  1998年   325篇
  1997年   297篇
  1996年   265篇
  1995年   193篇
  1994年   196篇
  1993年   126篇
  1992年   141篇
  1991年   145篇
  1990年   101篇
  1989年   11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65年   10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在高速公路建设中,堆载预压是处理软弱土地基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该文借助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的二次开发平台,编写了Duncan-Chang土体本构模型子程序,并应用于公路软基堆载预压过程的二维有限元计算,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相似文献   
932.
自锚式悬索桥有限元建模及动力特性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忠平  戴公连 《中外公路》2007,27(4):138-142
该文以长沙市三汊矶湘江大桥为实例,介绍了利用通用有限元程序ANSYS建立自锚式悬索桥空间动力模型的思路和方法。然后,用此空间模型对该桥进行了动力计算,获得大桥的自振频率和振型。计算分3种不同的荷载工况,分别考虑了恒载静力作用、主缆吊杆初拉力和几何非线性效应对其动力特性的影响。最后,对计算结果进行了总结,得出这些因素对三汊矶自锚式悬索桥动力特性影响的大小和规律。  相似文献   
933.
934.
针对智能汽车在无信号交叉口对横穿行人的避撞问题,研究了主动转向避撞控制策略.基于多层模型预测控制方法,采用分层控制策略设计局部规划层控制器与全局跟踪层控制器,在此基础上根据交叉口处汽车与行人的轨迹特征计算人车碰撞剩余时间,改进传统人工势场法构造避撞函数,规划出既能规避交叉口内存在碰撞风险的行人又能使偏差最小的局部避撞路...  相似文献   
935.
在研究与掌握ADVISOR车辆仿真系统结构的基础上,介绍了该系统的二次开发过程,建立了ADVISOR所不具备的后轮驱动和四轮驱动仿真模型。针对特定的循环行驶工况,利用该模型进行不同驱动方式下的并联混合动力汽车的燃油经济型和动力性的仿真分析与比较。  相似文献   
936.
地层相对变形的取值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反应位移方法在地下结构抗震设计计算中应用的准确性。对于能量开放场地,将场地模型等效为一维土柱模型,在模型底部设置黏性边界以考虑能量的向下传递,通过人工合成地震动方法,针对不同场地类型及抗震设防烈度,研究能量开放场地中地层相对位移的分布规律。同时,根据模拟结果对其进行参数拟合,获得了单位深度变化上的峰值剪应变。对于能量开放的场地条件,当应用反应位移方法计算结构的地震响应时,结构顶与底相对位移差可通过单位深度变化上的峰值剪应变乘以结构高度即可获得。  相似文献   
937.
艰险山区铁路工程复杂技术接口和众多的接口参与方增加了技术接口管理难度,而信息交换是进行有效接口管理的重要保障。为实现高效的技术接口信息交换,提出一种基于IFAHP-二维云的艰险山区铁路桥隧工程技术接口信息交换水平综合评价模型;根据信息沟通理论,分析艰险山区铁路桥隧间技术接口信息交换的影响因素,以此构建技术接口信息交换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IFAHP为指标赋权;通过二维云模型评估技术接口的信息交换水平,借助MATLAB绘制综合评价云图直观反映评价结果,并计算综合评价云与标准云的贴近度,确定最终评价等级。以达嘎啦隧道和洞嘎雅鲁藏布江大桥的技术接口为例评价其信息交换的水平,验证了该模型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38.
随着国家对车辆能耗标准和温室气体排放的严格管控,当前物流车、城市客车等有低碳化的发展要求,混合动力技术是满足这一要求的重要技术路线。由于引入了电机作为第二动力源,混合动力车辆具有发动机起停、纯电动行驶、电动助力、行车/驻车发电、制动能量回收等不同于传统内燃机车辆的工况模式。其中,发动机启停、热态急加速及冷态急加速工况下对整车排放具有较大影响,但目前缺少定量的论证其对排放是否为负面影响。本文分别通过台架及实车道路试验来验证热态急加速、冷态急加速及不同停机时长对后处理温度的变化及对排放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939.
为满足控制器功能逻辑验证中总线仿真需求,本文利用CANoe软件的CAPL编程语言结合IL交互层方式搭建了一种总线网络仿真模型。该模型不仅能够满足功能逻辑验证的仿真需要,提高测试人员的工作效率,并且模型开发难度低、开发时间短、功能扩展能力强,能更好满足目前快速迭代的测试要求。  相似文献   
940.
提出一种带有凝露控制系统(CMD,Condensation Measurement Device)、压力平衡、防爆及快速泄压功能的组件,应用于新能源车动力电池包。大部分电池包使用透气膜组件来解决压力平衡问题,透气膜片能够阻挡液态水的侵入,但是无法阻隔空气中的水分子进入到电池包内,因此无法帮助控制电池包内部的空气湿度。电池包热管理系统中液冷是目前的主流技术,并且随着电池包能量密度的提升和快速充电的技术要求,液冷板的使用量成倍增加。若电池包内空气湿度过大时冷却系统启动,冷却板外壁和裸露金属导体表面以及pack内表面极易产生冷凝水。电池包内冷凝水无法排出所致的长期潮湿环境,可能造成电池包内温度传感器的零点漂移以及零件腐蚀老化和绝缘下降造成短路或高压系统拉弧,影响动力电池包的供电可靠性,严重时可能引起电池包安全故障,因此解决电池包冷却系统诱发冷凝水的问题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