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83篇
  免费   1266篇
公路运输   8010篇
综合类   6995篇
水路运输   5517篇
铁路运输   3932篇
综合运输   595篇
  2024年   264篇
  2023年   993篇
  2022年   896篇
  2021年   1170篇
  2020年   894篇
  2019年   937篇
  2018年   438篇
  2017年   544篇
  2016年   552篇
  2015年   782篇
  2014年   1157篇
  2013年   1091篇
  2012年   1264篇
  2011年   1298篇
  2010年   1304篇
  2009年   1366篇
  2008年   1489篇
  2007年   1280篇
  2006年   1055篇
  2005年   965篇
  2004年   827篇
  2003年   841篇
  2002年   675篇
  2001年   643篇
  2000年   428篇
  1999年   302篇
  1998年   298篇
  1997年   246篇
  1996年   224篇
  1995年   175篇
  1994年   154篇
  1993年   98篇
  1992年   110篇
  1991年   116篇
  1990年   92篇
  1989年   7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61.
针对车站班计划编制非结构化的特点,通过研究其经验编制方法的领域知识,构造形式化描述模型,使得开发班计划自动编制的系统软件有一定的参考,研究价值,本文旨在为客运站实现运输现代化管理提出一种思路和尝试。  相似文献   
62.
文章分析了在接触网设备的状态修中,接触网巡检车对接触网拉出值测量误差超限的原因。提出了在动态检测中提高检测精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63.
铁路检测设备已经由单项检测发展到多项检测、由静态检测发展到动态检测、由接触式检测发展到非接触式检测,由低速运行状态检测发展到高速运行状态检测。日本的综合检测列车是这种趋势的典型代表,支撑这种发展趋势的核心技术是机器视觉技术。我所承担的铁道部重点课题《非接触式接触线动态检测设备研制》,2005年4月,在福州供电段青州网工区、沙县网工区接触线磨损实测,  相似文献   
64.
通过对车辆燃料消耗、轮胎费用、保修费用、产值、利润等因素进行跟踪考察,收集资料,采用车辆动态分析,通过因果图、折线图、柱状图、总结图等统计、分析手段,找出适合油田生产、性能好、成本低、营运效益高的车型。  相似文献   
65.
以县域社会经济及农村公路为研究对象,利用宏观经济指标及行政村数、农村公路里程、条数等,构成相关分析的样本量,通过散点分析与拟合,建立多因素关联分析经验回归模型,以此进行经济欠发达县域(特别是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公路发展总量里程的预测。  相似文献   
66.
以某气垫船的推进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在稳态性能计算的基础上,利用Simulink建立合适的动态性能仿真数学模型。对燃油自动调节和加减速过程进行了仿真,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仿真模型正确合理,并具有良好的收敛性。  相似文献   
67.
非线性未知系统的多目标最佳化控制一直是控制领域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它是多目标最佳化问题与控制问题的结合体。其困难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被控对象没有可利用的数学模型,仅能依据经验或其输人输出数据对它进行认识;二是系统各个控制目标不能用精确解析式子进行定量描述;三是系统的涉及的变量和因素较多,运行状态有很多不确定性。上述三方面的困难使得已有的基于模型的多目标最佳化理论不能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68.
船员证书能否象汽车驾驶证一样,一证在手,通行全国?水上运输虽不可全国通行,也可以在一个区域性的水系内畅通无阻。在此,提出在长三角地区实施船员一卡通的构想,阐述船员一卡通的功能及实现方法、技术要求,为我国建设数字海事、实施船员动态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9.
把应力空间的力学准则映射到应空间,并用弹塑料软化模型来分析基坑开挖问题,算例表明这一方法更为符合实际基坑工程的观测结果。  相似文献   
70.
江淮气旋大风预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淮气旋大风预报研究的结果表明:气旋大风的预报实际上就是冷空气南下造成地面加压与气旋东移造成地面降压,这两个因素所造成气压梯度发展变化地以预报。还介绍用天气学原理建立的大风预报模式,以及用数理统计方法判别有无强风的预报,经过历史拟合和试报,在预报气旋大风中有一定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