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0篇
  免费   104篇
公路运输   840篇
综合类   504篇
水路运输   460篇
铁路运输   384篇
综合运输   36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145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138篇
  2009年   136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4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61.
从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数学模型出发,以电动机转速为可调参数,基于电动机电流模型建立参考模型与可调模型,通过对转速估计自适应律的数学推导,提出了新的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的永磁同步电动机无速度传感方法.并根据波波夫超稳定性定理证明了系统稳定性.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实现了永磁同步电动机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的无速度传感系统的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无速度传感方法具有较好的动静态效果,可供无速度传感器情况下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962.
采用马歇尔设计方法设计了SMA-13、SAC-13和AC-13 3种沥青混合料;用马歇尔击实成型了4%、7%、10%和13%4种空隙率的3种混合料试件,并用APA进行了浸水车辙试验;利用浸水车辙试验的动稳定度和8 000次永久变形指标分析了3种混合料不同空隙率下的水稳定性,并建立了空隙率与8 000次永久变形之间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963.
地裂缝场地铁路客运专线路堤动力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西铁路客运专线途径太原盆地、临汾盆地和运城盆地,该3块盆地孕育有若干地裂缝。为了分析列车动荷载作用下,地裂缝场地铁路客运专线运营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利用有限差分方法计算了动车荷载作用下地裂缝场地和无地裂缝场地路堤的动力响应问题。计算结果表明:地裂缝场地路堤的动位移和速度较无地裂缝场地大;地裂缝场地动应力在埋深7~11 m处发生了突变;上、下盘的主要影响范围内分别为6 m和3 m。  相似文献   
964.
《交通标准化》2012,(12):34-34
南京华达工程检测仪器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工程检测仪器研制、生产及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多次参加交通部科研课题的研究,参与了众多(如马歇尔稳定度仪、针入度仪等)仪器标准和检定规程的制定工作;成功完成首批甲级试验室装备配置工作,并通过交通部验收(安徽、江苏等)。  相似文献   
965.
5.25目标跟踪与捕获 5.25.1 总则 可从雷达传感器上搜寻雷达目标。在相关杂波控制的帮助下,信号可能被过滤或减弱。使用自动目标跟踪设备,可以手动或自动捕获并跟踪雷达目标。  相似文献   
966.
占强 《世界汽车》2006,(4):74-75
普通车灯只能照到车前有限的一部分,这在并线或转弯的非常危险,根据调查显示,在美国有20%的致使车祸都发生在午夜到早上六点这一段光线不足的时间。  相似文献   
967.
长江口导堤在建造期间遭到了强风暴的袭击,致使一部分沉箱结构发生了超量的沉降和位移.本文通过动三轴试验模拟了波浪荷载作用下地基强度特性的变化情况.试验结果显示,沉箱的过度沉陷和侧移主要是由于强风暴使得软黏土强度弱化所致.对排水板加堆载预压加固后的软土地基的强度特性进行了动三轴试验,结果表明加固后地基土抵抗强度弱化的能力大幅度提高,并在经受设计波浪荷载引起的动应力作用后,其强度仍能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在加固的软土地基上对导堤进行了重建,重建后经历几次强风暴该导堤无损坏迹象,证明了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68.
969.
为完善格栅式遮光棚的设计参数,利用眼动仪在雅康高速隧道群路段进行实车试验,以驾驶人瞳孔直径变化率以及驾驶人的主观舒适性作为评价指标,验证格栅式遮光棚的遮光效果;在此基础上利用DIALux软件建立了环形和门式2种格栅式遮光棚模型,计算得到格栅式遮光棚在不同洞口朝向和不同格栅间距情况下的遮光率,探明不同参数对遮光棚遮光效果的影响;基于隧道洞口处驾驶人瞳孔面积和环境照度的关系,给出不同设计速度下遮光棚内不同的位置照度要求。研究表明:格栅式遮光棚有效提高了驾驶员在隧道进出口路段的视觉舒适性;环形和门式遮光棚遮光效果并无明显差异;遮光棚两端5~10 m范围内受自然光和隧道洞内暗环境影响,存在较剧烈的明暗过渡;遮光棚中间段照度较为稳定,可作为计算格栅式遮光棚遮光率的依据;洞口朝向对遮光效果影响较大,东西洞口朝向遮光率高于南北洞口朝向遮光率5%~10%;遮光棚内逐级减光并非以线性降低为最佳,设计时可根据照度与速度及距洞口距离的关系式计算或根据现场照度测试结果进行取值。  相似文献   
9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