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7篇
  免费   41篇
公路运输   2344篇
综合类   319篇
水路运输   316篇
铁路运输   269篇
综合运输   30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100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162篇
  2012年   200篇
  2011年   182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136篇
  2008年   174篇
  2007年   131篇
  2006年   141篇
  2005年   116篇
  2004年   142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95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78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52.
53.
54.
55.
铁路平交道口的安全和通行效率是直接关系到行人人身安全和列车运行安全的关键。通过综合采用GNSS/GIS技术实现平交道口智能控制的思想及其系统应用的关键技术和框架组成,并采用实际GPS数据进行仿真,验证其正确性。基于GNSS/GIS的平交道口智能控制可以减少铁路运营维护成本,减少道口处机动车的平均延误时间,使铁路与公路对平交道口的占用权更加合理,并且提高道口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56.
短线匹配、架桥机悬拼是当代预应力砼梁预制、安装的先进工艺。本文以工程实践为佐证,介绍该工艺的特点和效益。  相似文献   
57.
水下连接器的对接作业是水下工程作业的重要环节,针对目前依靠摄像机传回视频进行作业过程中存在的操作难度大、依赖操作员经验的问题,设计基于双目视觉的水下连接器位姿测量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水下连接器的颜色特征确定检测范围,之后在检测范围中以水下连接器为模板进行初步定位,然后根据水下连接器端面的成像特点检测椭圆特征,并进行双目匹配获得相关三维点坐标,最后计算得出水下连接器的位姿。实验表明,该方法位置测量平均误差1.3%,姿态测量平均误差3.5°,可以较好地为水下连接器对接作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8.
针对我国高速铁路轮轨关系中钢轨磨耗小、车轮存在凹磨和多边形磨耗、车轮镟修周期短和维护成本高等问题,从轮轨硬度匹配角度,开展轮轨材质硬度摩擦磨损小比例试验、现场轮轨磨损规律测试试验、轮轨磨耗仿真计算等研究,对轮轨硬度匹配指标和方案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轮轨硬度比控制在1.00∶1.00以上,可有效减小车轮磨耗;提高车轮硬度,可抑制和减缓多边形磨耗的产生。建议适当提高我国应用车轮的硬度,推广我国自主研发的强韧性兼备高硬度车轮,延长车轮镟修周期,节约养护维修成本。  相似文献   
59.
混合动力动车组突破传统的内燃动车组和电动车组模式,采用混合动力模式,是一种可以实现跨线运行的新型动车组产品。混合动力技术是混合动力动车组的核心技术之一,参数匹配技术是混合动力技术中的重要内容。现基于列车牵引力、牵引功率、牵引电机转矩以及牵引系统各电气部件容量的计算方法,综合考虑车辆动力性能要求,给出一种混合动力系统的匹配计算方法,并由此得到一套混合动力系统参数配置方案。通过仿真实验得出,由该匹配计算方法得到的混合动力系统参数配置可以满足目标车辆动力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60.
轨道交通建设与城市道路相结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有效利用城市土地与空间资源,轨道交通多沿既有或规划城市道路敷设。在项目设计过程中,若未考虑好轨道交通与城市道路的关系,将会引起征地拆迁、道路改造、环境保护等一系列问题,有可能影响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因此,为提高轨道交通建设质量,从两者的空间关系、线形适应性等方面进行理论分析。结合城市空间规划,从环境适应性、技术可行性与经济合理性等多方面考虑确定合理的空间关系,以技术指标匹配性为参考指标,进行线路走向选择。通过工程实例的对应研究,论证理论分析的合理性及可操作性,可用于指导轨道交通的建设及城市道路的改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