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99篇
  免费   110篇
公路运输   1639篇
综合类   1031篇
水路运输   949篇
铁路运输   484篇
综合运输   106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07篇
  2022年   109篇
  2021年   137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99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134篇
  2014年   222篇
  2013年   204篇
  2012年   263篇
  2011年   299篇
  2010年   267篇
  2009年   268篇
  2008年   245篇
  2007年   213篇
  2006年   207篇
  2005年   148篇
  2004年   139篇
  2003年   145篇
  2002年   118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汽车工程》2021,43(9)
我国商用车AEB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标准的发布,推动了AEB在商用车领域的发展与应用。本文针对半挂汽车列车制动距离长、质心高等特点,结合驾驶员紧急制动的经验,提出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预测碰撞时间TTC的AEB控制策略。首先,设计了上层控制器,基于不同驾驶员在不同紧急制动场景下碰撞时间的数据,利用BP神经网络算法得到预测模型,从而计算出触发AEB系统的预警时间阈值和紧急制动时间阈值;再以前车与本车的相对距离、相对速度和前车的减速度为输入,通过模糊控制规则得到本车期望的减速度;接着,设计了下层控制器,采用期望减速度前馈控制和减速度偏差PID反馈控制相结合的方式,得到各车轮所需的轮缸制动压力;并基于滑移率滑模控制防止车轮抱死,提高紧急制动时的安全性、舒适性和横摆稳定性。最后,在TruckSim中建立CCRb、CCRm、CCRs 3种测试场景,对控制策略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控制策略能有效避免碰撞的发生,为半挂汽车列车AEB系统的设计和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2.
讨论了半序在序列密码设计中的应用问题,给出了生成伪随机序列的详细算法和matlab实现.  相似文献   
123.
介绍补偿收缩纤维混凝土在某建筑楼裙屋面防水工程中的应用情况、施工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分析补偿收缩纤维混凝土的特性、造价。  相似文献   
124.
大圆筒结构的充气浮运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钢混凝土大直径圆筒结构充气漂浮的机理和气浮力的计算方法,阐述单体圆筒结构充气漂浮的不稳定性,探讨几种保持气浮圆筒结构漂浮稳定的方法,还对圆筒结构采用单潜驳下水的方案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25.
以起重船"三航工5"为例,结合某海上风场环境条件,对不具有坐底相关入级符号的起重船坐底施工作业及坐底全过程所涉及的技术问题进行分析,并对锚固定位和坐底稳性进行计算,采用经验公式计算波流荷载、频域边界元方法计算波浪力.计算结果表明,"三航工5"在淤泥底质条件下,需要在流速小于1.3 m/s的条件下进行下潜或上浮作业,以避...  相似文献   
126.
轨道交通车辆使用的中频辅助变流器采用LLC谐振变换器和中频变压器替代传统工频变压器,可提高变流器的开关频率和减小磁性元件的体积与重量.为提高辅助控制单元(ACU)的设计和验证手段,对中频辅助变流器半实物仿真进行研究,建立了中频辅助变流器的电路模型;通过实时仿真系统、信号处理系统、数据采集系统、ACU和上位机搭建了半实物...  相似文献   
127.
文章针对半挂汽车倒车时的跟踪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建立了该系统在卡迪尔坐标系下的车辆非线性运动模型。为了简化求解过程,通过准确线性变换方法对建立的系统进行了线性化,设计了滑膜变结构控制器,基于Ackermann公式进行极点配置选取控制参数,最后对直线倒车路线的跟踪控制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构表明:设计的反馈控制器能改善半挂汽车对行驶路径的跟踪能力,使偏离的挂车快速返回到期望的稳态轨迹上。  相似文献   
128.
129.
[目的]路面胶轮导向系统已在世界上部分城市开通运营。为了更详细、更全面地认识该系统,有必要对其发展历程及不同发展阶段的技术特点进行系统总结。[方法]从路面胶轮导向系统的导向方式和编组模式两方面,将该系统的发展历程分为4个阶段——1.0阶段、2.0阶段、3.0阶段及4.0阶段。逐个分析了每个阶段路面胶轮导向系统的主要技术特征、应用场景及应用案例,对各个阶段呈现出的不同技术特点进行了总结。对路面胶轮导向系统未来的5.0阶段进行了展望。[结果及结论]该系统4个阶段的发展历程是逐步实现无导向到刚性导向、刚性导向到柔性导向、单编组到多编组的过程,呈现出运行方式轨道化、基础设施简易化、导向模式智能化、车道使用复合化、编组模式增量化的发展特点。5.0阶段的系统应具备虚拟编组、柔性导向的技术特征,干线路段通过车辆之间的虚拟连挂增加运量、提高运输效率,以满足具有“一干多支”特点的城市公共交通出行需求。  相似文献   
130.
为研究掺加硅烷偶联剂对半柔性路面材料的性能影响规律及作用机理,采用马歇尔稳定度、车辙、低温弯曲、冻融劈裂等试验,测试了添加不同掺量硅烷偶联剂的半柔性路面材料的力学性能与路用性能,并确定硅烷偶联剂的最佳掺量,采用高拍仪等仪器观察硅烷偶联剂基于界面改性原理的微观改性机理。结果表明:随着硅烷偶联剂掺量的增加,半柔性路面的高温性能、低温性能和水稳定性能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其掺量对性能的影响存在峰值,马歇尔稳定度、动稳定度、弯拉应变与冻融劈裂强度比均在掺量为0.5%左右处达到峰值,超过峰值后性能随掺量增加而下降,最终确定硅烷偶联剂的最佳掺量为0.5%。通过测定连通空隙率和灌注率的变化定量反映界面紧密度,通过对比观察普通半柔性路面材料与硅烷偶联剂最佳掺量下的半柔性路面材料的水泥-沥青界面可明显发现,硅烷偶联剂能够在水泥基灌浆材料与沥青混合料之间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从而通过改变水泥-沥青界面的形态,有效改善水泥-沥青界面稳定度并减少水泥-沥青界面裂缝,结合性能试验,硅烷偶联剂可通过界面优化改善半柔性路面的力学及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