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73篇
  免费   382篇
公路运输   4933篇
综合类   1670篇
水路运输   1757篇
铁路运输   1612篇
综合运输   383篇
  2024年   69篇
  2023年   277篇
  2022年   269篇
  2021年   365篇
  2020年   265篇
  2019年   271篇
  2018年   130篇
  2017年   176篇
  2016年   211篇
  2015年   336篇
  2014年   524篇
  2013年   587篇
  2012年   635篇
  2011年   692篇
  2010年   603篇
  2009年   635篇
  2008年   643篇
  2007年   505篇
  2006年   487篇
  2005年   451篇
  2004年   391篇
  2003年   358篇
  2002年   259篇
  2001年   190篇
  2000年   197篇
  1999年   129篇
  1998年   112篇
  1997年   87篇
  1996年   83篇
  1995年   79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44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4篇
  1965年   1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五里川至邓州段铁路的修建将使本地区资源优势迅速转化为经济优势,因此设计出线路短、工程小、投资小的铁路方案,对促进区域内经济发展和完善路网结构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线位走向的研究,针对路网规划,功能定位,接轨和线路走向,地质选线,环保要求,地方经济发展特点等影响因素,对五里川至邓州段线路进行了沿既有线、既有线北侧和既有线南侧3个方案的分析和探讨,经综合比选提出了五里川至邓州段采用沿既有线方案作为推荐方案的建议。  相似文献   
82.
基于有限体积法,采用流体动力学计算软件建立了列车通过设置声屏障桥梁时的空气动力学模型.应用滑移网格技术和大涡模拟法,计算了声屏障的三维非定常可压缩外流场,获得了不同速度、不同车头长度和不同车体长度列车通过桥梁时轨面以上2.15 m高处声屏障脉动压力极值、脉动压力时程曲线等.研究结果表明:声屏障所受脉动风压极值基本与车速的平方成正比;在车速相同情况下,6 m长车头列车产生的脉动风压比12 m长车头列车约大10%;200 m长车体列车通过时产生的脉动风压比100 m长车体列车约大7%.  相似文献   
83.
对内燃机车柴油机压缩压力不足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压缩压力不足时的检查处理方法,提出了严格制定和执行工艺标准、加强运用保养等预防措施,以避免柴油机压缩压力不足造成柴油机油耗增大、水温高等问题对机车造成的伤害。  相似文献   
84.
针对和邢铁路如何跨越野沟门水库,重点研究铁路跨越水库选线时应具体考虑的各种因素.野沟门水库是以防洪、灌溉、养鱼、发电、旅游、工业用水等为用途的水利工程.根据野沟门水库的具体情况,从选线的角度研究了3个方案;从桥梁孔跨布置角度研究了2个方案.最终经全面分析比较,选出最经济合理的跨越方案.  相似文献   
85.
重载列车作用下隧道基底荷载特征及动力学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朔黄铁路三家村隧道基底在重载列车作用下的现场测试,统计分析了不同围岩区段基底填充层的动应力幅值,借助于静态换算土柱法,获得了基底的冲击系数。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列车-隧道-轨道结构耦合分析模型,分析了列车振动荷载作用下隧道基底结构的动态响应及冲击系数。结果表明:不同围岩级别下钢轨下方动静比平均值分布在1.8~2.08之间,道心处动静比平均值分布在1.0~1.1之间,钢轨下方的动静比约为道心处的2倍,理论计算与实测冲击系数误差最大为7.4%。另外,采用换算荷载推演大轴重列车的荷载特征是可行的,以此确定的基底填充表面的动应力约为120 kPa。  相似文献   
86.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既有松花江公铁两用桥改建工程的技术标准,对主桥采用连续钢桁梁桥、连续钢桁拱桥、简支钢管混凝土组合系杆拱桥三种方案进行比选分析,得出连续钢桁梁桥方案为推荐方案的结论。介绍连续钢桁桥钢梁结构设计、结构静力分析、钢梁安装方法和钢梁防腐涂装体系等。  相似文献   
87.
采用数值模拟计算的方法,对时速350 km动车组通过70 m2单线隧道和100 m2双线隧道的压力变化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单列车通过单、双线隧道时,除曲率变化较大的头、尾部位置不同测点压力变化差别较大外,列车中部不同位置测点压力变化基本相同,隧道入口前20 m,隧道壁面压力变化幅值随测点距隧道口距离的增加而迅速增大,20 m后增加变缓,在200 m左右达到最大;单线隧道内,各截面上压力变化幅值最大相差不超过3%,三维效应不明显,双线隧道内,隧道口处的三维效应比较明显,隧道中部三维效应减弱,在隧道入口6 m和隧道中部250 m位置,不同测点压力变化幅值最大分别相差82.8%和11.3%.  相似文献   
88.
根据江苏省沿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在深入分析各线客流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各线工程条件、技术标准提出了各线独立运营、全部贯通或部分贯通运营等4个方案,并从运能余量、服务水平、客流直达性、运营管理、工程投资等方面对各方案进行了综合比选。  相似文献   
89.
《国外内燃机》2012,(4):34-39
提高膨胀比可获得更高的指示热效率,这巳在采用可变气门机构和优化喷油定时的单缸机试验中得到验证。从这个观点出发,要进一步改善柴油机的指示热效率,就应当提高膨胀比和等容度,以及降低缸内热损失。  相似文献   
90.
为了探究钢纤维掺量及规格对桥梁用超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设置不同钢纤维掺量(0%、0.5%、1%、1.5%、2%、2.5%、3%、3.5%、4%)和长径比(65、80、90、100)进行对照试验,分别得到试件的扩展度、抗压强度、抗折强度。试验结果表明:当钢纤维长径比为65时,随着掺量的增加,超高性能混凝土扩展度呈降低趋势,抗压强度呈增加趋势,抗折强度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最大值分别为166.84、43.74 MPa,对应的钢纤维掺量分别4%和3.5%。当钢纤维为2.5%时,随着长径比的增加,超高性能混凝土扩展度呈降低趋势,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均呈增加趋势,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最大值分别为164.89、42.05 MPa。在满足桥梁用超高性能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前提下,适当提高钢纤维的长径比,较少桥梁结构裂缝的出现,提高耐久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