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1篇
  免费   51篇
公路运输   532篇
综合类   423篇
水路运输   166篇
铁路运输   141篇
综合运输   5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轿车情报》2007,(7):126-127
在我们还仅仅把对车辆安全的理解停留在车身结构设计,甚至车身钢板厚度的时候,米其林的统计资料却有些令人出乎意料:在2005年,高速路上46%的交通事故是由轮胎问题引起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2.
提出以路面允许冻胀变形计算路面防冻厚度的方法;正确计算公路设计冻深,正确确定路面下容许最大冻层厚度,两者之差为路面防冻厚度。  相似文献   
113.
介绍了WOPP工程中 ,通过剥离法在线检测三层防腐中环氧粉末层厚度的问题 ,以及如何在生产和质量上协同配合控制粉末层厚度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4.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93的修订要点(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篇详细讨论了质量管理和检查验收中的几个问题,用大量实测资料论证了压实度和结构层厚度都应该用下置信限评定,论述了结构层实度和厚度的合适检测方法的重要性以及平整度和厚度的控制必须从路基开始。  相似文献   
115.
分析了DF4型内燃机车柴油机排温高故障的主要原因,当气门下陷量达到一定量时,其对压缩压力的影响远大于气缸垫厚度对压缩压力的影响,当气门下陷量超过3.59 mm时,压缩压力就会低于《东风4型内燃机车段修规程》规定的最低值2.65 MPa,从而影响柴油的燃烧状态,造成柴油机排温高故障。  相似文献   
116.
于宝海  杨胜强  孙燕 《中外公路》2008,28(1):139-142
根据钢箱梁桥面铺装层热传递的特点,利用一维非稳态导热数学模型,求解出铺装层温度场分布的数值解.通过对不同厚度的铺装层温度场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广州珠江黄埔大桥采用环氧沥青混凝土厚度为55 mm的铺装方案,对铺装层整体耐高温和稳定性,以及整桥的温度平衡与热量散逸更为有利.  相似文献   
117.
我国的公路网中沥青路面在公路面中占居主导地位,沥青砼路面在外界环境、超载等周多因素的影响下,沥青混凝土面层产生很多病害。笔者认为沥青混凝土面层上面层主要是要稳定、要抗疲劳、要防水、要抗滑、要粗糙。下面层主要是抗车辙和疲劳的问题。在不增加路面厚度,不采用改性沥青、SMA等新材料新工艺,不额外增加经济投入的前提下。在设计中要注意的关键问题进行分析阐述,从而改善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118.
岩溶富水区深埋水沟排水隧道注浆圈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青  罗禄森  阳军生  张峥  李林毅 《隧道建设》2018,38(11):1793-1799
为合理确定深埋水沟排水方式下隧道注浆圈特征参数,以某岩溶富水区隧道工程为依托,采用FLAC3D软件建立流固耦合计算模型,针对其注浆圈参数进行合理探讨,研究注浆圈厚度、注浆圈渗透性对隧道涌水量、衬砌水压力、结构安全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增加注浆圈厚度或降低注浆圈渗透性可降低衬砌水压、控制涌水量、保障结构安全,但并不代表实际工程中注浆参数需要追求最值,而应兼顾安全性和经济性,选取相对合理的注浆参数;结合模拟计算结果与同类工程案例,建议依托工程注浆圈厚度以5~6 m、渗透性比值以注浆前的1/50(渗透系数为2×10-6 cm/s)为宜,并应结合实际进行技术经济对比,合理确定现场注浆参数。  相似文献   
119.
李集  常乐 《隧道建设》2015,35(8):792-801
为实现岩溶突水风险评估的全过程动态修正与管理,一以岩溶发育分布规律为基础,采用半定量分析方法,估计溶洞与隧道在剖面图中的相对位置距离值,二将防突水岩层安全厚度的预测划分为初步估算、二次估计和动态测算3个阶段,每个阶段均采用有效的修正方式,不断获取更加准确且适用的防突岩层安全厚度预测数值。然后,综合考虑防突岩层安全厚度以及爆破开挖扰动深度影响,提出岩溶突水风险概率等级评价标准;通过划分突水量和溶腔高水头压强的等级,提出岩溶突水风险后果等级评价标准;并以二者为基础构建岩溶突水风险等级评估矩阵。最终,构建基于岩溶分布态势与防突岩层厚度的岩溶突水风险评估模型。通过具体工程实例检验,理论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对比,验证所构建岩溶突水风险评估模型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0.
《中外公路》2021,41(4):40-46
钻孔灌注桩由于机械类型、钻头直径、成孔时间、泥浆性能、土层特性等的不同,使得成孔时间和孔壁形状各不相同,造成成桩后的钻孔灌注桩桩侧极限摩阻力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该文通过建立黏性土中灌注桩侧摩阻力计算模型,依据荷载传递微分方程推算桩体系荷载传递函数,将理论解与模型试验结果对比,研究成孔相关参数对黏性土中钻孔灌注桩承载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