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1篇
  免费   51篇
公路运输   532篇
综合类   423篇
水路运输   166篇
铁路运输   141篇
综合运输   5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于洪泽 《公路》2002,(9):118-120
采用贫混凝土基层,可提高路面的使用性能与使用寿命,以河北宣大高速公路为例,分别彩和不同的设计方法确定贫混凝土基层的厚度,推荐以贫混凝土作为基层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62.
亭枫公路水泥混凝土板块加罩沥青混凝土面层,提高路面平整度和行车舒适性,减少交通事故,通过沥青路面厚度变化做成各种试验段,为以后复合式路面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3.
灰色关联分析在工程监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菲迪条款,承包人在进行施工前应将施工方案报监理工程师审批,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后才可实施,而目前在对承包人所报的多个施工方案的比选(审批)时,常常是凭经验而定片面性在所难免,因此应用灰色理论中的关联分析,对承包人所报施工方案进行优选,可以获得最佳施工方案,从而达到为监理工程师在审批时提供依据的目的。  相似文献   
64.
根据不同的路面结构--刚性路面、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和柔性基层沥青路面,分别采用临界荷位的板底拉应力、半刚性基层底部拉应力和土基顶面压应变作为控制指标,分析不同轴限对道路路面设计厚度的影响,得出了路面增加厚度与轴限的关系曲线.并计算了不同轴限下所需增加的道路建设费用,为轴限方案的比较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5.
水泥混凝土桥面沥青铺装层厚度的研究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通过对常见防水层材料和层间结合料进行直剪试验,采用弹性层状体系理论,对水泥混凝土桥桥面层间剪应力进行了力学计算与分析,并结合防水层、平整度、施工工艺和车辙指标的要求,提出了桥面沥青铺装厚度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推荐了桥面铺装结构与厚度范围。  相似文献   
66.
隧道质量检查中经常遇到隧道二次衬砌厚度不足问题。以2车道Ⅳ级围岩条件情况为例,采用结构分析的方法,基本定量地分析了当衬砌厚度不足时隧道结构的安全状态,供相关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67.
关于嵌岩桩码头设计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明确嵌岩桩的定义,针对嵌岩桩码头的环境条件和施工条件,对嵌岩桩承载机理、深度效应、软化效应、竖向承载力、沉渣厚度以及芯柱长度等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68.
沥青混凝土热铺层厚度测量仪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在公路养护与沥青混凝土路面摊铺过程中,沥青混凝土的厚度控制对施工成本、路面平整度、路面质量及验收结果的影响,设计了一种能够精确测量沥青混凝土热铺层厚度的实用新型厚度测量仪,克服了目前公路工程施工中沥青混凝土热铺层厚度测量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  相似文献   
69.
岩溶区隧道周围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中小规模的隐伏溶洞,由于隧道的开挖、卸荷改变了隧道与溶洞间岩柱的应力状态,溶洞中的高压岩溶水进一步恶化了其稳定性,造成隧道突水、突泥等岩溶灾害的发生,带来了重大安全危害和经济损失.成为岩溶地区隧道施工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除施工扰动、高水压作用外,隧道与溶洞间岩柱厚度不足是引起这一工程问题的主要因素,建立隧道与溶洞间岩柱安全厚度预测模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重大的工程实用价值.针对常见的中、小尺度的侧部高压富水溶腔,综合考虑安全厚度的影响因素,以隧道周围的塑性区和溶洞周围的高渗透带的贯通与否作为中间岩柱稳定的判断标准,建立了中间岩柱安全厚度力学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因素对最小安全厚度的影响规律.以忠垫高速公路岩溶隧道为例,利用最小安全厚度预测公式判断中间岩柱的稳定性,其结果同基于现场量测判断的结果一致,从而说明上述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0.
朱文强  胡昊  袁捷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5,(2):134-138,15,16
通过建立ABAQUS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得到飞机轮载作用下补块和原道面的结构响应空间分布规律,分析得到了部分厚度修复中补块尺寸、底面接触条件、修补材料模量差异等因素对荷载应力的影响规律,提出了部分厚度修补时应注意的问题。结果表明:原板和补块的荷载应力均随着补块长宽比的增加,荷载应力明显增加,且修补深度越浅,长宽比对补块的影响越显著,但补块深度对原板和补块的荷载应力影响均不显著;补块与原道面底面接触条件对原道面的荷载应力几乎没有显著影响;修补材料模量的变化对原道面荷载应力的影响有限,但是,随着修补材料模量的增加,补块自身所受到的荷载应力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