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4篇
  免费   40篇
公路运输   252篇
综合类   177篇
水路运输   49篇
铁路运输   115篇
综合运输   3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41.
从试验模型、试验材料、试验装置及测试内容等方面制定了工程弃渣型坡面泥石流试验方案,拟定了模型试验过程,降雨历时16-18 h,其中0~13h属于前期降雨阶段,降雨强度控制在6.8 mm/( 10 min),分4次完成,每次降1h,停2h;13h以后属于短历时强降雨阶段,降雨强度控制在16.7 mm/(10 min);分...  相似文献   
42.
矿山泥石流是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出现的一个重大环境灾害问题.其物源以矿渣为主,具有常发性、突发性、密度大、过程变化单调、随固体物质累积量的变化而变化等特点.针对天府矿区戴家沟泥石流,分析了其形成原因,得出:陡峭的地形、丰富的物源、矿渣中大量的黏土矿物以及高强度的降雨为泥石流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在对泥石流基本参数的分析基础上...  相似文献   
43.
号称汶川生命线的213国道是地处高山峡谷的汶川县、茂县与外界连通的重要孔道,7月以来,暴雨连袭四川,引发的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导致国道213线都汶段多处中断,交通瘫痪。7月22日,交通运输部党组成员、中纪委驻部纪检组组长杨利民在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高烽,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院长李作敏等陪同下,奔赴国道213线罗圈湾大桥段、彻底关隧道段等抢险现场,慰问一线交通人,  相似文献   
44.
子牙河南路下穿天津西站北广场地道作为进出西站地下公交场站的交通枢纽,线路长,重要性高,在雨水工程设计中,将横截沟与地道低点设置的联箅收水井组合使用,快速排除强降雨过程中的地面径流,保证了交通及地下场站安全,达到了“高速排水,安全排水”的设计要求;设计中还针对横截沟以往的通病,在井箅与U型槽结构的连接处,进行加强处理,保证了横截沟结构的整体稳定,达到了横截沟井箅在车辆碾压时防跳、防响的要求。  相似文献   
45.
对斜梁式浅埋箱型卸煤沟进行了1/10缩尺的钢筋混凝土模型试验,测定了在模拟汽车荷载和集中荷载作用下的侧向土压力和基底反力。结果表明:移动荷载作用位置对侧向土压力、基底反力的影响较小;基底反力呈抛物线分布并随荷载的增加而增加;侧向土压力近似于三角形分布,与按静止土压力公式计算结果接近。  相似文献   
46.
2009年9月20日,首届“迎国庆,陕西‘柳工杯’乒乓邀请赛”在西安顺利落下帷幕。本次赛事由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主办,陕西柳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承办,陕西省交通厅、陕西省公路局、宝鸡公路局、陕西高速机械化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七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陕西柳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等8家单位的领导、员工报名参加了比赛。  相似文献   
47.
隧道防,排水系统是隧道建设安全营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特别是处于地下水位线以下的黄土隧道的防,排水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是直接影响隧道建设成败的关键。铜黄公路(铜川-黄陵)楼子沟隧道建设中,设计,监理,施工单位把“不漏水”作为该隧道建设的目标之一,阐述处于地下水位线以下的黄土隧道的防,排水系统设计及施工要点。  相似文献   
48.
以汶川大地震触发的青川县地区次生地质灾害为背景,介绍了由地震诱发的不稳定斜坡(震裂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主要的次生地质灾害类型和特点,并对主要次生地质灾害类型做了统计分析。本次地震触发次生地质灾害的分布具有集群式分布的特点,即断裂带及其附近地区地质灾害集中发育,而远离断裂带区地质灾害很快衰减,呈零星分布。  相似文献   
49.
胡富昌 《中国水运》2007,5(7):40-41
以赣江老虎滩为例,论述了该滩的泥石流形成机理,对该滩泥石流的治理提出了作者独特的见解。  相似文献   
50.
对师婆沟隧道施工实施的监理情况,做了较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