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90篇 |
免费 | 69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409篇 |
综合类 | 320篇 |
水路运输 | 216篇 |
铁路运输 | 357篇 |
综合运输 | 5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8篇 |
2023年 | 42篇 |
2022年 | 64篇 |
2021年 | 50篇 |
2020年 | 58篇 |
2019年 | 36篇 |
2018年 | 18篇 |
2017年 | 27篇 |
2016年 | 28篇 |
2015年 | 50篇 |
2014年 | 53篇 |
2013年 | 53篇 |
2012年 | 86篇 |
2011年 | 71篇 |
2010年 | 78篇 |
2009年 | 83篇 |
2008年 | 79篇 |
2007年 | 49篇 |
2006年 | 44篇 |
2005年 | 38篇 |
2004年 | 42篇 |
2003年 | 32篇 |
2002年 | 25篇 |
2001年 | 26篇 |
2000年 | 14篇 |
1999年 | 28篇 |
1998年 | 17篇 |
1997年 | 20篇 |
1996年 | 17篇 |
1995年 | 18篇 |
1994年 | 22篇 |
1993年 | 15篇 |
1992年 | 11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25篇 |
1989年 | 5篇 |
196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91.
292.
2004年9月29日,世界上首条双管双层越江隧道——上海复兴东路隧道正式通车。该隧道是连接黄浦江两岸的第5条公路隧道。隧道通车后可分流与之相邻的延安东路隧道和南浦大桥约15%的车流,并可缓解南外滩车辆过江的压力。 相似文献
293.
沈阳市东西向交通被铁路分割,尤其是市区中部东西向交通没有联系,造成市区南部和北部地道桥交通压力过大。公和立交桥跨越电气化铁路,由于现状地形和铁路净高的要求。使主桥与东西两侧地面相对高差大,如何降低非机动车系统高程是设计的关键。此外东西两侧道路交通又相当复杂。针对这一情况论述了该立交桥交通功能需求及其解决办法。立交桥竣工后,充分发挥了它沟通铁路两侧交通的枢纽作用。 相似文献
294.
公交网络优化问题一直是公交系统发展研究的热点之一,国内外学者已有许多不同见解。文章根据现代城市发展及城市交通发展特点,提出了公交非线性双层优化的一种新模型,将PSO算法改进后,结合长春市公交调查数据进行了优化,实践证明模型与算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95.
应急条件下疏散需求呈现短时爆发性特点,为提高网络优化模型在应急疏散状态下的适用性,本文提出了网络过饱和度概念,并结合疏散交通组织策略建立过饱和控制的疏散网络双层优化模型.上层模型从疏散组织者的角度出发最小化疏散网络过饱和度,下层模型以Wardrop 用户平衡准则模拟疏散参与者的疏散路径选择行为.采用禁忌搜索算法求解所建模型,并以Sioux Falls 网络为平台验证其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在应急交通疏散状态下,基于过饱和控制的疏散网络优化模型能够实现疏散网络通行能力的最大化利用和应急交通组织策略的最优化配置,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96.
本文提出了一个考虑车速限制的双目标连续交通网络设计问题,旨在通过合理的路段拓展与限速策略提高网络交通运行效率和减少交通系统的环境污染.构建了一个双目标双层规划模型来描述提出的交通网络设计问题.其中,上层问题从交通管理者的角度出发,以系统总阻抗与总投资额之和最小及网络总的车辆尾气排放最小为目标,制定最优的网络设计方案和不同时段最优的限速方案;下层问题基于用户平衡准则,描述不同时段出行者的路径选择行为.设计了基于非支配排序的遗传算法对提出的双层规划模型进行求解,并采用数值算例验证了提出的模型与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97.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时空分布不均衡特征和乘客长距离出行时效需求,并考虑乘客的换乘行为,提出基于双层规划模型的快慢车开行方案优化方法.上层模型以乘客出行时间和列车周转时间最小为目标,考虑快慢车开行比例、线路通过能力等主要约束,构建多交路条件下的快慢车开行方案优化模型;下层模型通过设计换乘网络刻画乘客换乘行为,构建快慢车方案下的客流分配模型.设计粒子群算法求解所建双层规划模型,以广州地铁14号线为案例,验证本文构建模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298.
引入双层规划方法, 研究了场面航空器在滑行道系统中的滑行调度问题; 考虑了成本与冲突对场面航空器运行效率和安全的影响, 以航空器推出延迟时间与滑行路径作为决策变量, 以航空器在滑行道系统中滑行过程无冲突与场面航空器的总滑行距离最短为目标函数, 构建了场面航空器滑行时空协同优化模型; 针对航空器滑行道调度问题的特点, 设计了适用于航空器滑行时空协同优化模型的双层规划算法, 以降低场面航空器滑行距离和等待时间; 为了验证航空器滑行时空协同优化模型及算法的有效性, 对比了先到先服务调度方案的计算结果, 分析了滑行等待时间与滑行距离对场面航空器运行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场面航空器滑行时空协同优化模型与先到先服务的航空器调度方案相比, 保证了航空器滑行过程无冲突, 将16架次航空器的总滑行距离从40 690 m降至37 700 m, 降低了8%;航空器平均运行时间为254 s, 提升了滑行道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 在复制组数为100与变异概率为0.4的条件下, 采用场面航空器滑行时空协同优化模型能够在412 s内获得最优解, 求解效率与收敛性显著。可见, 采用场面航空器时空协同优化模型在保障航空器滑行安全的前提下, 能有效提高场面航空器滑行调度效率, 降低航空器运行成本, 能够为繁忙机场滑行道调度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299.
为研究共享停车容量优化分配对用户出行选择的影响,建立了双层规划模型,上层模型根据停车管理平台总收益与步行费用最小确定共享停车用地的最优停车容量,下层建立共享停车、普通停车与乘坐公交出行的多用户均衡分配模型,用于描述共享停车用户出行方式的选择,通过共享停车选择概率实现上、下层模型之间的联系;设计了相继平均算法求解下层模型,并内嵌于差分进化算法,进而求解上层模型. 对常州市金坛区CBD区域的部分路网进行模拟测试. 研究表明:在不同共享停车容量分配下,停车管理平台收益随着容量的增加呈先递增后减少的趋势,而用户的出行费用随着共享停车容量的增加呈先减少后上升的趋势,说明合理地分配共享停车容量可以实现停车管理平台收益与共享停车需求之间的均衡. 相似文献
300.
利用演化博弈的有限理智特性执行网络选择, 以实现车载异构网络系统中网络资源的均衡分配; 利用双层博弈对演化博弈方法进行优化, 保证极端拥堵中部分车辆消息传输的同时, 维持系统公平; 设计了专用短程通信、长期演进和无线局域网融合的车载异构网络仿真场景, 对比了基于多准则决策的传统方法、基于演化博弈的网络选择方法和基于双层博弈的网络选择方法。仿真结果表明: 采用基于演化博弈和双层博弈的车载异构网络选择方法首次解决了动态网络环境中车载异构网络切换时出现的大规模乒乓效应, 利用双层博弈能够实现拥堵抑制和系统公平; 采用基于双层博弈的网络选择方法能够驱动异构网络系统在2~3个切换周期内实现网络系统状态的稳定; 在预设的动态网络评价条件下与80个终端的一般场景中, 双层博弈终端平均网络评价指标高于演化博弈19.5%, 为3种网络协同工作提供可靠服务; 在190个终端极端拥堵场景中, 终端合理分配, 共享专用短程通信网络资源, 双层博弈终端平均网络评价指标高于演化博弈10.3%, 双层博弈专用短程通信网络评价指标为演化博弈的2.18倍, 可以保证车联网基本安全信息的广播、系统的公平并维系基本车联网服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