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28篇
公路运输   86篇
综合类   20篇
水路运输   46篇
铁路运输   24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基于p-y曲线法和比例系数,对双排桩侧向位移进行计算,考虑了桩土接触的非线性,并结合有限单元法进行验证.研究表明:采用p-y曲线法计算门式双排桩侧向位移,在位移曲线的形态及数值上十分接近真实情况,采用p-y曲线法的非线性分析对双排桩的水平位移计算是十分合理的,对实际工程中快速计算双排桩位移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2.
当场地软弱或开挖深度较大时,采用悬臂支护单桩的抗弯刚度往往不能满足变形控制的要求,但设置水平支撑又对施工及造价影响很大时,可以采用双排桩支护型式。卡子坳隧道洞口偏压严重,且左侧有一公路,采用了双排桩对洞口明洞段山体进行支护,并采用理正基坑6.0进行了计算,对类似工程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3.
胡峰  何坤 《路基工程》2013,(5):152-154
基于堆积体滑坡中双排抗滑桩,采用二维PLAXIS程序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前、后排桩的受力及滑体内塑性区发展随沉埋深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后排桩沉埋比例ζ<0.4时,既可充分利用桩顶土体自身强度,减少桩长、降低桩身内力、减少桩的配筋量及混凝土用量,又能保证桩顶滑坡体稳定。  相似文献   
64.
当桥梁跨越海湾地貌不可避免地濒临海面时,水下地层中存在流塑性泥层、第四系沉积层、中风化岩层等复杂地质条件的情况下,在筑岛后进行较深基坑开挖中.针对筑岛土层,水下地层的基坑开挖中实施双排钢板桩支护,解决了基坑支护的结构稳定性,使挖掘、排水、钻破和封底等施工工艺得于顺利进行.并在承台施工工序中.确保浇注后不受海水冲刷和浸泡。结合工程施工研究.提出了一套新的技术方法,成功应用在临海筑岛深基坑开挖工程中  相似文献   
65.
双排抗滑桩承载机理及土拱效应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并完成小比例边坡双排抗滑桩室内模型试验,通过在模型桩桩身粘贴应变片及在部分桩周土体内埋置土压力盒,量测加载过程中桩身的内力与桩周土体抗力的分布情况,进一步分析探讨不同推力荷载条件下双排抗滑桩结构的承载机理和内力位移特性。结果表明:桩顶水平位移与推力的变化曲线呈凹曲线状,随着推力的增加,水平位移加速增大;前后排桩的弯矩分布曲线呈S交变性,且桩顶弯矩值不再为零,随着水平推力荷载的增加,桩顶弯矩越来越大,桩身的正负弯矩绝对值也越来越大;双排抗滑桩在抵抗水平推力荷载时,桩间会产生明显土拱效应,出现弧形的裂缝。这些结论可为双排抗滑桩的理论研究与工程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66.
随着国家高铁建设的逐步推进,高铁站的建设数量不断增加.当高铁站房先于地下车库实施时,地下车库基坑施工需要保证先期实施站房的施工空间及结构安全性.介绍了邳州铁路综合枢纽的基本情况后,对地下车库的围护进行了探讨,最终确定了双排桩的围护方案.通过分析不同桩长、桩径、桩间距对桩顶侧移的影响,确定了合适的围护桩参数,实际应用结果...  相似文献   
67.
在不能采用锚杆支护的情况下 ,双排支护桩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中对双排支护桩结构的受力进行了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68.
通过对双排桩支护结构计算模型和受力机理的深入研究,探寻双排桩悬臂结构安全稳定设计的关键控制点。以某临近地铁基坑支护项目为例,分别从高压旋喷加固桩间土提高桩间土体土弹簧水平刚度、桩顶盖梁两端设置水平受力构件增加盖梁整体侧向抗弯刚度、坑底加设配筋垫层增加整体抗倾覆安全系数、控制前排桩底持力层和沉渣厚度并辅以后压浆工艺缩小前后排桩间沉降差等四方面着手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取得良好应用效果,为双排桩的应用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69.
以某卵石土地区的双排桩基坑支护工程为例,以距基坑7.8 m的4种不同既有建筑地下室埋深为控制变量,运用有限元软件,研究分析新建12.0 m基坑双排桩支护结构的水平应力变化规律。结果发现:地下室埋深从0 m变化至9.0 m时,水平应力随着埋深的增加而不断减小,表明基坑设计时可考虑地下室对主动土压力的遮拦效应,可适当对主动土压力进行折减。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