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篇
  免费   22篇
公路运输   97篇
综合类   43篇
水路运输   46篇
铁路运输   45篇
综合运输   1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在地表波动测试中,若不考虑上部岩层不均匀性,与发射点距离相等的测点上测得的振动信号理应吻合,而当某测点最先有节理面反射纵波传播至时,其振动信号就与其它测点振动信号发生偏离,故可通过信号对比判断出该测点处节理反射波初至时刻,该方法应用于实测信号,判断出的节理反射波初至时刻误差<1%.  相似文献   
102.
赵云杰 《北方交通》2006,(6):177-181
选用了以大型有限元分析法用软件ANSYS为开发平台,利用APDL语言编写具有全局优化能力的遗传算法,直接利用全州隧道变形量测数据反演围岩等效参数,对围岩类别相同的断面围岩变形值进行了预测,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证明本文计算方法合理,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03.
文中运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借助岩土有限差分程序FLAC,以安全系数作为评价指标,模拟各参数不同水平的各种组合,对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各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并对边坡力学参数进行了反演,为该边坡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4.
射影平面上单面地图的计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一类非平面地图的精确计算都是十分困难的。通过射影平面上的有限单地图数目的探讨,提供了一具有两个变量的精确公式。  相似文献   
105.
采用大型有限元(FEM)程序ABAQUS编程建立隧道岩体计算模型,以Matlab语言为平台,编制单纯形算法与有限元结合的优化反分析程序Nelder-Mead—FEM,实现Matlab对ABAQUS模型的动态循环调用及逐步寻优。结合软岩隧道大变形监测,考虑高地应力下围岩流变特征,方便快捷、稳定高效地实现反分析程序对岩体蠕变参数的反演辨识,反演变形中后期预测数据与实测变形拟合较好。  相似文献   
106.
无碴轨道谱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碴轨道在我国将获得广泛的应用,其轨道谱的研究还没有引起重视。基于最大熵谱分析方法,计算了秦沈客运专线上沙河、狗河和双河特大桥之无碴轨道的不平顺检测数据,获得了初步的无碴轨道的轨道谱,并建立了相应的反演模型,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优化算法获得了模型参数。分析结果认为,长枕埋入式无碴轨道的平顺性好于板式无碴轨道,无碴轨道的平顺性远远好于有碴轨道。  相似文献   
107.
湘西里耶防洪工程新开河道左岸边坡因连续降雨而发生蠕滑变形,并可能产生大滑坡。在对滑坡失稳机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可能滑坡的地段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了滑带岩土力学参数的反演和边坡稳定分析,最后采用预应力锚索与锚杆相结合的方案进行综合整治。监测结果表明,该治理方案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08.
利用路面原型监测资料对路基的物理力学参数进行反演分析,预测公路的变形、工作性态以及强度、稳定的安全储备,以利验证和改进路基设计理论与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09.
针对隧道超前预报瞬变电磁法2种快速反演解译方法(烟圈反演及层状模型反演),从反演理论及实际应用效果对二者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烟圈反演盲区较大,等值线存在交叉现象,对小异常分辨较好,适用于任何地层结构;2)层状模型法反演盲区较小,浅部分辨率较好,等值线平滑程度高,易淹没小异常,适用于层状均一地层结构。  相似文献   
110.
以新疆达坂地质区某隧道为例,分析泥岩隧道仰拱的长期稳定性。通过基于隧道岩体结构、岩块强度和长期变形监测数据的分析,运用H-B强度准则和BP神经网络算法获取监测隧道岩体的力学和蠕变参数。借助FLAC 3D软件内置的CPOWER模型,建立典型断面的数值模拟模型,以分析泥岩流变效应下不同衬砌支护强度和仰拱曲率半径对隧道仰拱运营期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泥岩流变时,隧道的主要变形是仰拱中心的隆起。初次增大支护强度或减小仰拱曲率半径对改善隧道结构的受力、控制围岩变形以及加快围岩的稳定都产生显著效果;然而,随着支护强度持续增大或仰拱曲率半径持续减小,这种控制效果逐渐减弱。当将支护强度从I16工字钢逐渐增大到双层拱架时,仰拱中心的隆起量仍然有11.14 mm;而将仰拱曲率半径从16 m减小到14 m时,仰拱中心的隆起量从33.7 mm减小到3.37 mm,最终的位移满足隧道后期运营的要求。减小仰拱曲率半径比增大支护强度更能有效地从根本上控制仰拱中心的隆起,同时使围岩和支护结构的受力更加均匀;在施工阶段适当减小仰拱曲率半径后,隧道已处于相对平衡状态,流变效应对隧道的应力状态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