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9篇
  免费   13篇
公路运输   194篇
综合类   117篇
水路运输   52篇
铁路运输   106篇
综合运输   1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进气门和排气门是四冲程发动机配气机构中不可缺少的零部件,如图1所示.进、排气门的工作是否良好直接影响着发动机动力的正常发挥.进、排气门经常工作在炽热的气体环境中,工况极为恶劣,容易引起异常磨损和意外损坏.进气门头部需要承受300~400℃、排气门顶部需承受770~930 ℃高温.同时,进、排气门还要承受燃烧室约4.9 MPa的气体压力、气门弹簧弹力及传动零件惯性力的作用,其冷却和润滑状况较差.在这种苛刻的条件下,就要求进、排气门有足够的刚度、强度、耐热和耐磨能力.进气门一般由合金钢或镍铬钢等材料制成,排气门通常由耐热合金钢或硅铬钢等材料制作.  相似文献   
62.
应急维修技术(续三) --纳米电刷镀修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米复合电刷镀技术是在电刷镀镀液中加入一种或几种纳米粒子 ,使它们在刷镀过程中与金属发生共沉积 ,从而获得具有特定优异性能复合镀层的技术。本文主要从纳米复合电刷镀技术的特点、一般工艺过程、所用材料体系、镀层成型机理和成型过程、镀层组织和性能等几个方面对纳米复合电刷镀技术进行介绍。1 纳米复合电刷镀技术的基本特点及原理1 .1 纳米复合电刷镀技术的基本特点纳米复合电刷镀技术与普通电刷镀技术相似。该技术采用专用的直流电源设备 ,电源的正极接镀笔 ,作为刷镀时的阳极 ,电源的负极接工件 ,作为刷镀时的阴极。镀笔通常采…  相似文献   
63.
电磁无损检测钢轨踏面硬度中,检测信号对提离效应极其敏感,所以必须对提高效应加以抑制。本文针对电磁法铁磁材料硬度无损检测中的提离效应问题,提出了利用阻抗法,根据差动探头散射阻抗解析模型,对阻抗平面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进行处理,从而抑制提高效应,提高阻抗法进行铁磁材料检测的精度,并建立了用于钢轨踏面度无损检测的电磁场数学模型,实现了钢轨踏面硬度的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64.
对铁路橡胶、塑料产品性能测试过程中值得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具有通用性。对一些易被曲解和误用的性能进行了讨论,并给出这些性能测试所对应的产品特征。  相似文献   
65.
文章探讨了一种Ni-PTFE的化学复合镀工艺,着重讨论了各种工艺条件和后期处理对镀层性能的影响,并对所得镀层的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证明,后期处理对镀层的硬度和耐磨性有较大影响,温度、PH值、表面活性剂对镀层的组成,性能和表面形貌有着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66.
67.
68.
研究了采用预先渗碳,再进行碳氮共渗的组合式化学热处理工艺(简称"组合渗碳-碳氮共渗")对重荷载、中等冲击、中高速场合下工作的零件处理后的渗层组织、浓度梯度、疲劳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此工艺具有处理温度低、渗速快、渗碳层和碳氮共渗层厚度可按比例调整等优点,同时能有效抑制单一渗碳和单一碳氮共渗中易产生的组织缺陷,渗层浓度梯度和硬度梯度平缓,渗层与基体结合强度较高、表面残余应力高,综合机械性能好.  相似文献   
69.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