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01篇
  免费   386篇
公路运输   2531篇
综合类   1831篇
水路运输   1152篇
铁路运输   1087篇
综合运输   286篇
  2024年   86篇
  2023年   302篇
  2022年   226篇
  2021年   302篇
  2020年   271篇
  2019年   292篇
  2018年   107篇
  2017年   135篇
  2016年   166篇
  2015年   203篇
  2014年   324篇
  2013年   303篇
  2012年   332篇
  2011年   335篇
  2010年   308篇
  2009年   362篇
  2008年   417篇
  2007年   313篇
  2006年   249篇
  2005年   276篇
  2004年   223篇
  2003年   312篇
  2002年   257篇
  2001年   244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102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7 毫秒
61.
本文限定了事故多发点的定义,定性分析了事故多发路段的道路特征,给出了事故多发地点的定量筛选方法及对事故多发点的事故诱导因素定性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62.
自由结构动力优化设计中的特征灵敏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结构动力优化设计中,特征灵敏度分析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如何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减少分析工作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幂级数展开法,给出了诸如潜艇,鱼雷等自由结构特征灵敏度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63.
通过对设计实例的分析,探讨高速船设计中的如何确定轴承长度和轴承受力支点,并给出了作的设计思想和方法。  相似文献   
64.
根据竹山隧道施工现场的监测情况,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提出了隧道的变形破坏特征。结合竹山隧道的具体情况,从围岩岩性、施工、力学、支护等几个方面分析了竹山隧道的变形破坏机理,重点分析绢云母片岩破坏模型——弹性梁计算模型,从力学方面给出了竹山隧道的破坏机理主要是绢云母片岩的失稳破坏,可对类似工程的变形机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5.
对中老铁路丰洪至万象段地下水进行了系统取样测试分析,从 pH 值、氯离子、钠离子、钾离子、硫酸根离子及侵蚀性 CO2的含量来分析地下水对沿线铁路地下工程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 DK365—DK373,DK380—DK384和 DK393—D1K406段应提高混凝土的抗氯盐侵蚀能力,DK374+700拟建班芬送车站段要提高混凝土耐硫酸盐化学侵蚀能力,中老铁路丰洪至万象段沿线应提高混凝土的抗酸性侵蚀及抗 CO2侵蚀能力。  相似文献   
66.
新建神华准池铁路风洼梁隧道与既有万家寨引水隧洞发生立体交叉,净间距为13.04 m,其间距不满足相邻两隧洞间的岩体厚度不宜小于2.0倍开挖洞径(或洞宽)的安全距离要求。通过数值计算,模拟分析风洼梁隧道跨越引黄工程6#隧洞段在C80列车静载作用下和不同运行速度下(40、80、120 km/h),引黄隧洞结构的应力、位移、振动速度、振动加速度变化情况,分析重载铁路隧道对引水隧洞的影响程度,表明在小间距条件下,既有的受力仍能满足安全需要;通过对铁路隧道仰拱采取一定的加强措施后,便可安全通过,避免了隧中桥或铁路改线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67.
对北京轨道AFC数据库(交通卡刷卡原始数据)进行提炼分析,并进行模型分配。以轨道交通4号线为例进行客流特征分析,论述客流在时间、空间、断面以及站点上的不均衡特征,以及换乘站的换乘客流特征,为轨道运营管理及客流疏导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68.
采用地质钻探、原位测试、物探和室内试验相结合的勘察方法,研究了公安长江大桥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土特征、水文地质、不良地质和特殊岩土等地质特征,并对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69.
通过在高速铁路正线上开展长期温度荷载下的原位监测和列车制动荷载下的实车试验,以及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的数值计算,进行高速铁路桥上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倒T型和Π型台后锚固体系的端刺结构在温度力和制动力作用下的受力变形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降温和升温过程中,端刺结构周围土体压应力较大值主要出现在主端刺摩擦板的下部和桥台方向首个小端刺的位置,端刺结构变形主要以顶部弯拉为主,整体纵向变形较小;在紧急制动荷载的作用下,钢轨纵向应力、端刺纵向位移均随着轴重的增加而明显增大,但端刺纵向位移绝对值较小,与温度荷载作用相比,紧急制动荷载作用对端刺结构的影响小。  相似文献   
70.
王盛铭  董勤军  彭志辉 《公路》2021,(1):175-179
瓯江北口大桥北引桥N37~N16墩上部结构采用钢—混组合梁,桥跨布置为30m+50m+30m和3×50m两种形式。钢梁采用顶推法施工,预制混凝土桥面板采用架桥机以及滑移法安装。由于部分梁段钢梁底板变宽且位于平曲线上,步履式千斤顶在顶推过程中需动态调整横桥向位置。顶推过程中,导梁最大下挠为248.7mm,临时墩最大支点反力为5 660kN,钢梁最大应力为69MPa,导梁最大应力为73.4MPa,顶推过程中各结构受力性能满足要求。本项目具有墩高较高、位于平曲线上、部分桥跨为上下层以及钢梁变宽等特点,施工难度较大,可以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