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99篇
  免费   463篇
公路运输   3320篇
综合类   1728篇
水路运输   1700篇
铁路运输   2561篇
综合运输   453篇
  2024年   146篇
  2023年   447篇
  2022年   368篇
  2021年   404篇
  2020年   319篇
  2019年   344篇
  2018年   162篇
  2017年   199篇
  2016年   228篇
  2015年   293篇
  2014年   521篇
  2013年   481篇
  2012年   551篇
  2011年   543篇
  2010年   526篇
  2009年   481篇
  2008年   553篇
  2007年   456篇
  2006年   375篇
  2005年   357篇
  2004年   334篇
  2003年   363篇
  2002年   303篇
  2001年   241篇
  2000年   143篇
  1999年   115篇
  1998年   94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86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在我国现代桥梁发展中,连续刚构桥属于是一个重要型式,其结合了T形刚构、连续梁的优点,受力明确,适应大跨度桥梁发展的需要。基于此,首先,分析了大跨径预应力连续刚构桥优越性。接着,从悬臂施工角度论述了大跨径预应力连续刚构桥施工技术;最后,以五河淮河特大桥工程为例,具体探讨了大跨径预应力连续刚构桥挂篮悬臂浇筑施工与控制要点,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推动我国桥梁施工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992.
钟可  于勇  李腾飞  马军秋 《隧道建设》2018,38(12):1983-1989
为解决受周边既有环境影响下隧道出入口的展线难题,依托长沙市营盘路隧道工程实例开展系统性研究。结合桥、隧相连工程的实际特点,提出一种桥、隧、路、堤组合结构方案,并对该方案实施的可行性进行详细分析及阐述。通过运用Plaxis2D有限元软件对组合方案进行受力计算,结果表明: 护壁墙与隧道结构在位移的变化上基本达到协同变形,所设置的联系横、纵梁结构能有效地将护壁墙与隧道结构连接成整体,起到整体受力的作用。同时,在工程施工期间进行现场监测,结果显示: 大堤周边地表累计最大沉降量为15.44 mm,水平最大位移为6.72 mm,实际监测量均小于数值模拟的最大沉降量(21.34 mm)和最大水平位移(8.77 mm)。模拟结果对施工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组合方案在满足承载力要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保留既有原始地貌,解决了特殊条件下的交通功能问题。  相似文献   
993.
汪乐  王涛  宋磊 《隧道建设》2018,38(12):2006-2012
地铁明挖车站和市政桥梁合建时,为同时满足2种不同类型构筑物的安全和使用功能要求,需对其中的关键技术难题进行分析研究,以采取合理可行的结构形式。依托成都地铁白佛桥明挖车站与其上部市政桥梁的建设,总结国内类似工程经验,根据工程特点确定桥梁承台与地铁车站顶板进行固结连接,桥梁跨度与地铁车站框架柱跨进行匹配,同时桥墩避开地铁车站端头井、换乘节点等复杂结构受力区域进行布设; 建立三维荷载-结构模型,计算分析上部桥梁荷载对地铁车站结构构件内力及变形的影响,并根据计算结果,对桥墩影响范围内的车站顶底板和侧墙的厚度及配筋进行增强,桥墩轴线下方的地铁车站框架柱采用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以满足合建结构的承载能力、变形、裂缝控制等要求。另外,选取LS-DYNA软件,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法对合建结构进行抗震计算分析,计算结果显示: 车站板、墙、梁等构件在支座处出现应力集中现象,各结构构件的承载力强度及变形均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994.
李东利  孙伟  钟庆丰  孟祥波  高明  冯硕 《隧道建设》2018,38(9):1585-1590
为了在复合盾构掘进过程中实时监测土舱的情况,获得刀盘的旋转状态、刀具的磨损状况、开挖地层的图像信息和渣土的流动特性,建立一套土舱可视化实时监测系统,该系统通过上位机监控系统实时监测前端设备的工作状态,并将摄像机采集的信号实时传输到视频采集系统。介绍该系统方案,重点探讨其结构设计、硬件设计、软件设计,并通过室内和现场试验进行验证该系统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实现土舱的实时视频监控、录像、回放以及系统温度、湿度和压力的监测。  相似文献   
995.
鉴于当前客车经常出现的整车电源运行异常等问题,开发一种基于CAN总线技术的客车智能化电源控制盒。该电源控制盒可以实现:监测蓄电池充放电电流和发电机发电电流;监测起动电流以保证安全起动,蓄电池SOC估算,通过CAN总线技术在仪表实时显示上述测量数据,并对蓄电池、发动机、起动机进行有效控制。根据采集的数据判断车辆的故障并适时报警,以提高整车电气系统安全性。  相似文献   
996.
于丽  蔡闽金 《隧道建设》2018,38(8):1316-1323
为研究郑万高铁大型机械化配套全断面法施工围岩-支护结构相互作用力学特性,依托郑万高铁隧道现场实测数据,确定台阶法和大型机械化配套全断面法2种工法施工的围岩压力分布特征,并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建立围岩-支护结构有限元模型,分析2种工法对围岩压力和结构内力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1)台阶法多次施工扰动易导致支护结构和围岩之间产生空隙而发生脱空,大型机械化配套全断面法施工对围岩扰动次数少,初期支护快速封闭成环,可保证初期支护及围岩之间良好的密贴性; 2)在软弱围岩中,采用大型机械化配套全断面法施工比台阶法更有利于改善结构受力,减缓结构内部偏心受压的程度,能有效发挥拱形隧道结构承载力; 3)大型机械化配套全断面法在软弱围岩快速施工、控制支护结构变形、保证支护结构受力安全等方面具有综合优势。  相似文献   
997.
张治国  奚晓广  吴玲 《隧道建设》2018,38(9):1480-1488
为研究基坑分区开挖对邻近越江隧道保护的有效性,以上海市西藏南路双线越江隧道附近绿谷一期基坑工程为依托,首先采用有限元法建立数值模型,分析基坑分区与不分区开挖对地下连续墙位移和既有越江隧道收敛变形的影响。然后根据现场监测数据,研究基坑分区开挖下既有越江隧道和地下连续墙的变形规律。结果表明: 1)采用分区开挖的方式,地下连续墙最大位移减小23.9%,邻近越江隧道最大竖向位移减小35.4%,分区开挖施工对距离较近隧道的保护效果更好; 2)对于面积较大的分区,其开挖导致的地下连续墙变形更大; 3)既有越江隧道在基坑施工过程中发生了斜向压扁的不规则收敛变形,地下连续墙最大水平位移对邻近隧道的收敛变形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998.
苏明浩  程鹏  高毅  于少辉  李洋 《隧道建设》2018,38(Z2):136-143
CC工法作为一种新型地下暗挖技术,为地下工程暗挖施工提供了新的思路,其核心思想是将机械化暗挖小断面结构转换为大断面地下空间建筑结构。为了研究CC工法的结构受力情况,满足CC工法的工法特点需要,使结构安全可靠经济适用,故设计和分析其单元结构和整体结构,并结合CC工法的具体工程应用案例,选取CC工法的3个主要工况进行结构受力分析和设计,得到不同工况的弯剪轴力结果。结果表明: 设计方法和思路较为全面,设计结果安全可靠,能够较好地满足工程需要;同时,研究也为CC工法结构分析和设计提供了方法和依据,为今后相关工程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99.
无背索斜拉拱桥是组合体系拱桥的一种新形式,其兼具传统斜拉桥与拱桥的特征,以其独特的构造形式为桥梁景观带来新颖的美感。然而,其结构受力的复杂形式成为许多设计者考虑的因素。因此,对这种复杂结构进行受力性能研究,研究其受力特点尤为重要。该文以大连翔凤河无背索斜拉拱桥为主要的研究背景,借助有限元计算软件Midas/Civil建立了空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无背索斜拉拱桥的受力特点,得到结构在不同施工阶段下的斜拉索索力及吊杆索力,总结了索力的变化趋势,并分析了结构在多种设计组合下主梁、拱肋内力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000.
王俊  姚志军 《交通科技》2015,(1):123-125
以南京市纬三路过江通道工程江北始发井为工程背景,介绍了盾构机推进路线上方的施工监测项目、测点布设原则及情况,结合盾构机掘进位置分析地表及周边建构筑物的施工监测数据,研究地表结构的沉降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