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45篇
  免费   106篇
公路运输   1260篇
综合类   867篇
水路运输   486篇
铁路运输   500篇
综合运输   38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98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113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136篇
  2012年   162篇
  2011年   154篇
  2010年   159篇
  2009年   187篇
  2008年   156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98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65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本文基于平截面变形假设,建立圆截面大偏心受压外环加筋类加固构件的极限强度计算方法。可供旧桥加固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12.
李杰  赵旗 《专用汽车》1996,(2):23-25
确定汽车车架纵梁、横梁截面几何特性,是汽车车架结构有限元分析计算中的重要计算步骤,本文给出了确定汽车车架纵梁,横梁截面几何特性的一种简便而实用的方法,并编制了相应的软件,可以迅速,准确地确定汽车车架纵梁,横梁截面的几何特性。  相似文献   
113.
徐志华 《汽车技术》1990,(10):35-37
对钢板弹簧的侧向弯曲变形机理进行了分析。通过增加热校直工序并改变簧片淬火浸入方向的方法,可使板簧侧弯变形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14.
变截面薄壁空心墩几何非线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能量法对变截面薄壁空心墩进行几何非线性分析,通过考虑和不考虑几何非线性两种情况进行对比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几何非线性对变截面空心墩的影响随着墩高的增加而增大,但其增大的幅度不是很大,当墩的长细比较大时,几何非线性的影响不能忽略。  相似文献   
115.
带转向延误的非对称多模式用户平衡模型及算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在网络建模中更精确地反映交通网络和出行行为的复杂特征,从多模式用户平衡原理出发,综合考虑多模式和转向延误因素以及不同模式、路段和转向之间的非对称作用,利用变分不等式理论建立了带转向延误的非对称多模式用户平衡模型,并在精简对角化算法的框架内设计了求解算法。该模型集成了交通网络的诸多特征,且能直接刻画转向延误与转向流量之间的互动关系,避免了传统扩展网络法的缺陷。算例表明:该模型及其算法对问题的描述与求解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6.
预弯组合梁非线性全过程分析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材料非线性本构关系研究预弯组合梁的受力行为,建立预弯组合梁从预弯钢梁加荷到结构破坏的非线性全过程分析方法。利用该方法可以对结构的各受力阶段进行模拟计算,得出各阶段预弯钢梁、一期混凝土、二期混凝土的应力和结构变形,并能计算出预弯组合梁的开裂荷载和极限破坏荷载。该方法突破了日本学者提出的以弹性分析法为基础的预弯梁计算理论。利用该方法已完成了十余座预弯组合梁桥的设计分析,取得了良好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17.
工程车辆牵引动力学的研究分为2个阶段,即静态研究阶段和动态研究阶段。静态研究阶段主要集中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其主要方法是假定车辆为固定不变的负荷和地面条件,保持档位和发动机油门不变研究车辆在此静态条件下的性能以及车辆为达到最高的静态性能而应有的总体参数匹配方法与条件。其工况是静态,其方法是点工况参数匹配,不涉及到参数变化的过程问题。静态工况为一种假定工况,是对实际动态工况的高度抽象与假定,是为了简化问题而采取的一种近似方法。因此,静态性能并不能真实地描述车辆在实际的动态工况下的工作性能,其优化方法——固定参数匹配也不能使车辆在动态工况下达到最佳的性能。因此,自20世纪70年代以后,牵引动力学研究进入动态阶段,即研究车辆实际动态变负荷工况下的真实性能及其为达到最佳性能而应该采取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18.
基于有限元技术的汽车支架拓扑优化设计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变密度法建立了结构拓扑优化数学模型,阐述了利用有限元法进行结构拓扑优化的过程。以汽车上某支架为例,在有限元软件Hypermesh中进行拓扑优化设计,并对优化结构进行了台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结构拓扑优化结果与载荷大小无关;基于有限拓扑优化方法得到的结构优化方案是合理的受力承载结构。  相似文献   
119.
研究了用空间杆系有限元进行钢筋混凝土结构空间弹塑性极限承载力分析中求截面弹塑性刚度的Cranston方法。通过理论分析,指出了已有方法在Cranston迭代收敛后求截面刚度的缺陷或不明确之处,提出了用有效截面的换算截面重心及数值积分求截面刚度时,均应采用微元切线模量的观点。在自编程序中采用不同模量对同一试验进行了全过程分析,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可以用于大跨度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极限承载力分析。  相似文献   
120.
一辆捷达GiX轿车,因空调不制冷到本修理所处报修。接车后检查发现,打开空调开关,空调不凉,出风口吹出自然风。查看压缩机电磁离合器不工作,反复试了几次,结果都一样。接上空调系统压力表,检测系统内的静态压力为470kPa。打开空调开关,测量空调压缩机离合器线圈处无12V电压,拔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