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2篇
  免费   22篇
公路运输   564篇
综合类   221篇
水路运输   133篇
铁路运输   192篇
综合运输   7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
分析了G70K型轻油罐车罐体产生上挠度的原因,提出了采用改变罐体下料尺寸和组焊顺序的工艺方法。保证了罐体下挠度达到设计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12.
合龙段施工是连续刚构挂篮悬臂浇筑施工的关键环节,文章以高速铁路草街嘉陵江特大桥为例,从大桥刚构连续梁施工的合龙时间控制、合龙锁定工艺以及预应力施加等方面探讨大桥主梁合龙段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3.
代洪 《汽车维修》2005,(8):23-25
奇瑞东方之子2.0L轿车采用4G63S4M型四缸直列、单顶置凸轮轴(SOHC)、16气门、多点燃油顺序喷射发动机。  相似文献   
14.
以南广客运专线郁江双线特大桥为依托,对钢桁梁斜拉桥主桥精确合龙技术进行研究。在郁江桥斜拉索索力测量采用“双控”原则,以及利用有限元软件模拟郁江桥施工阶段的基础上,对合龙口的敏感性进行了准确的分析,并在其指导下确保了全桥的高精度合龙,为以后同类型桥梁的精确合龙控制提供了范例。  相似文献   
15.
以四川某矮墩连续刚构桥为工程背景,分析了合龙时的温度(包括均匀温度和温度梯度)、高差及顶推力等因素对矮墩连续刚构成桥后的结构内力和线形的影响.分析表明:合理的顶推力可以有效改善矮墩连续刚构成桥后的受力状态和线形,据此提出了考虑合龙温度和混凝土后期收缩徐变影响的顶推力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16.
京沪铁路系繁忙干线铁路,京沪高速铁路沧德特大桥上跨该线,其施工难度和安全风险大.通过对该桥连续梁上跨既有线施工的重难点分析,在明确水平转体及空中合龙成桥的总体方案下,对施工关键技术和主要施工工艺与控制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2021年3月16日,随着最后一片预制混凝土桥面板吊装完成,赤壁长江公路大桥主桥顺利合龙(见图1),为大桥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为使气缸套的结构设计、制造、强度校核及疲劳寿命分析更加精确化,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对某型柴油机气缸套在热负荷、机械应力作用下的应力及变形情况分别进行单边界条件计算和热-机顺序耦合计算,并做疲劳分析。结果表明,热-机械顺序耦合下气缸套的最大应力分布于气缸套内表面与上表面交界处,最大值不超过材料的极限应力;气缸套的最小疲劳安全系数满足设计要求,最有可能发生疲劳破坏的部位位于气缸套上部螺栓孔根部所处的高度平面、水套最底面所处平面及气缸套上表面外沿处。  相似文献   
19.
多跨连续刚构桥采用边中跨同时合龙施工,在有效缩短工期、节约施工成本的同时,给施工带来了新的挑战.为解决边中跨同时合龙施工的关键技术问题,该文以白坪1号大桥为研究对象,首先建立其施工全过程的有限元模型,论证一次性合龙施工方法的可行性;其次,提出了基于多目标优化的连续刚构桥合龙顶推力计算方法;最后,为了避免合龙段混凝土在养护阶段开裂,提出了一种合龙段混凝土应力控制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多跨连续刚构桥采用边中跨同时合龙相较于常规的逐跨合龙,成桥状态的主梁最大应力值相差不大,但主梁成桥线形有一定差别,合龙方式变更后需要调整施工预拱度和合龙顶推力值;提出的基于多目标优化的连续刚构合龙段顶推力确定方法和合龙段养护阶段应力控制方法效果良好,为多跨连续刚构桥边中跨同时合龙方法的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北京地铁8号线大红门桥站-和义站区间附属风道为跨度16.2 m的单跨结构,采用暗挖洞桩法(PBA工法)施工。为有效控制导洞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必须合理安排导洞施工顺序。基于三维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的导洞开挖方案地表沉降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并与地表沉降监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导洞开挖顺序的地表沉降发展路径差别显著,但最终的沉降值基本一致;随着导洞的开挖,地表沉降槽宽度增加并不明显,但是由于导洞开挖的群洞效应,地表沉降速度发展较快。因此在后续的拱部开挖支护中,必须通过调整支护措施和开挖方案来严格控制地层沉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