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4篇
  免费   19篇
公路运输   256篇
综合类   313篇
水路运输   40篇
铁路运输   45篇
综合运输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压实使土的强度和稳定性大大提高,使路基的塑性变形明显减小,使路基的透水性和因冰冻而引起的不均匀变形减少,使毛细上升高度减少,从而保证路面具有足够的抵抗车辆荷载作用的力学强度和稳定性能,提高道路的使用年限。  相似文献   
52.
研究了含水量以及碾压机械对于填石路基压实施工质量的影响,并且根据工程实际提出了施工过程中洒水以及碾压组合方式建议。  相似文献   
53.
通过对晋北地区大量的黄土室内湿陷性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研究黄土湿陷系数与天然孔隙比、天然密度、天然含水量、压缩模量、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6种常规物性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黄土湿陷系数与天然孔隙比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与天然密度、天然含水量、压缩模量、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呈负相关关系;探讨不同湿陷强度黄土的天然孔隙比、天然密度、天然含水量及液性指数的分布规律,结果显示:该地区湿陷性黄土的天然孔隙比大于0.6,天然密度小于1.9 g/cm~3,天然含水量小于22%,液性指数小于0.25。  相似文献   
54.
1 概述 合蚌高铁站前二标经理部五分部管段起点接下塘集特大桥合肥台尾(里程D K94+264.57)至DK100+000,全长5.735 km;,途径长丰县下塘镇和双墩镇各村庄、农田,大部分为松土或松软土路基.设计采取CFG桩对路基基底进行深层处理.路堤基床以下路堤采用路拌改良土填筑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55.
深圳地区软粘土变形参数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根据深圳地区15个软土处理工点的4000多组试验数据,对软土的物理指标和变形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压缩系数、变形模量和压缩指数的变异系数很大,其算术平均值的误差较大,不宜直接用于工程计算;含水量的变异系数很小,且与压缩参数有良好的相关性,可以较好地推算软土变形参数。因此,建议在实际工程中,如果没有软土的变形实验数据,可以直接根据软土的含水量进行估算;对于有实验数据的情况,将实验得到的变形参数和根据土样含水量估算的变形参数进行比较,剔除与估算参数相差较大的试验数据,将余下的数据取平均作为所需要的变形参数。  相似文献   
56.
水泥混凝土中含水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翘曲是路面结构中温度梯度或湿度梯度作用的结果.由于温度梯度比湿度梯度测量相对容易,所以大量的研究和模拟试验均集中在温度梯度方面.该文利用混凝土中含水量和电介质常数间的关系,提出了素混凝土路面中含水量的测量方法.其关系可用二次多项式表示,当含水量在4%~11%范围内变动时,具有95%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57.
通过对沈大高速公路改扩建路面工程K194 500-K194 700右幅底基层水泥稳定砂砾掺破碎砾石混合料中水泥剂量的多次试验测定,阐述了含水量和龄期变化对水泥剂量测定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8.
分析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裂缝产生的原因,结合沪宁高速公路扩建工程水稳基层实践,提出降低水泥用量、改进混合料级配形式和控制混合料含水量等措施,以从根本上避免乃至杜绝水稳基层工后收缩裂缝的产生.  相似文献   
59.
路面半刚性基层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与基层含水量的变化有关。采用现场承载板法测试了不同含水量基层的回弹模量,得出不同水泥掺量的水泥稳定碎石的含水量与回弹模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水泥稳定碎石的回弹模量随着含水量的增大而减小。在低含水量和高含水量情况下,回弹模量变化趋势都较为平缓,当水泥稳定碎石的含水量状态处于第一界限含水量与第二界限含水量之间时,基层回弹模量对含水量的变化较为敏感。通过对比分析得出无侧限抗压强度高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对含水量的变化最为敏感,从另一方面说明水泥掺量越大,基层回弹模量对含水量越敏感。基于试验结果,建议基层含水量应控制在4.5%最优含水量附近,可保证基层无侧限抗压强度不至于降低过大。  相似文献   
60.
基于试验路段路基回弹模量与含水量、回弹弯沉的试验分析,建立路基回弹模量与含水量、回弹弯沉之间的相关关系。采用水分传感器跟踪观测路基含水量,研究路基工作状态下含水量及回弹模量的季节变化规律,提出路基回弹模量季节变化关系的建立方法,基于此方法建立的关系式可用于路基回弹模量设计取值参考,并可用于路基路面回弹弯沉验收时验收标准修正系数的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