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8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421篇
综合类   25篇
水路运输   86篇
铁路运输   45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介绍了中压共轨系统(PAIRCUI)和高压共轨系统(FIRCRI)的原理与特点,并用计算机仿真与实验方法研究了其中的关键性结构参数对喷油规模的影响。最后介绍了通用于这两种共轨系统以及双燃料天然气发动机控制的ECU,以及电控发动机的MAP标定技术。  相似文献   
32.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特别是汽车拥有量及使用频率的增加,汽车尾气所引起的污染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传统的化油器式车辆已不适应新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电控喷油车辆成了汽车工业发展的主流,在这种情况下,汽车维修的理念和技术面临着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33.
TJ376Q二气门汽油机准均质稀混合气燃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夏利TJ376Q汽油机进气系统进行了改造,大大提高了涡流和滚流比,强化空气运动的结果有利于组织燃料在缸内的浓度分布,从而为在二气门汽油机上实现稀燃烧打下基础;原发动机油器式供油系统被改为电控气道内燃油喷射系统。在此基础上,采用了两次燃油喷射技术。通过对这两次喷油时刻、喷油量的分别调节,在缸内形成精细分层的混合气即所谓准均质混合气,从而优化了油耗和排放指标,成功地在产品二气门汽油机上实现了稀薄燃烧。  相似文献   
34.
柴油机共轨式喷油系统的结构及发展动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共轨式喷油系统分为中压共轨系统和高压共轨系统。中压共轨系统又分为共轨蓄压式系统和共液压式系统,二喷油压力的形成原理相同,只是所用的控制油和待喷燃油的压力源不同,高压共轨系统能够实现预喷射,后喷射,还可实现Δ型入靴型油规律,是柴油机燃油系统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5.
36.
37.
Ishida  A 《车用发动机》1989,(4):29-36
为了研究高喷射压力对发动机性能和排放的影响,制做了一些试验用的高喷射压力直列泵并对其进行了测试。 用高喷射压力提高燃油喷注动量可降低炭烟,但喷射压力进一步地增加对再降低炭烟效果不明显。因此在发动机低转速范围内应实现高压喷射压力,然而传统直列泵很难获得高压喷射特性。 具有可变预行程机构的喷油率电子控制泵在发动机低速范围时可提供高的喷射压力,而在高速范围时可提前喷油定时。这种泵可改善发动机低速范围的燃油经济性和瞬态联邦试验法(FTP)对重载发动机排放(烟度及颗粒)的要求。这种由线圈直接驱动的泵(带有预行程控制套筒)能使定时提前,即使在冷起动时也不会延迟,因此有效地改善了冷起动性能。  相似文献   
38.
为了进一步解决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中CH4 和CO 排放较高以及热效率较低的问题,在1台6缸发动机上进行了柴油喷油正时和喷油压力对燃烧和排放特性影响的试验。  相似文献   
39.
柴油机燃用生物柴油低温燃烧性能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GT-Power软件模拟分析了不同EGR率和喷油正时对柴油机燃用生物柴油低温燃烧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EGR率的增加,最高燃烧压力下降,缸内最高平均温度逐渐升高,燃烧相位后移,有效燃油消耗率增加,热效率降低,NO_x排放大幅度降低,炭烟排放、CO排放和THC排放都升高。在相同的EGR率下,随着喷油正时的延迟,最高燃烧压力和缸内平均燃烧温度降低,燃烧放热相位后移,燃油消耗率先减小后增加,热效率先升高后降低,NO_x排放降低,炭烟排放先升高后降低,CO排放和THC排放同时升高。通过调节EGR率和喷油正时可同时使NO_x排放和炭烟排放低于原机,但是会导致燃油消耗率和热效率大幅度恶化,且CO和THC排放升高。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