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2篇
  免费   13篇
公路运输   430篇
综合类   78篇
水路运输   6篇
铁路运输   46篇
综合运输   1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71.
青奥在即,机遇与挑战并存,“江南人”敢于“亮剑”,争当“先锋”。作为青奥东道主,江南公交将投入新车1230辆,(其中纯电动车辆700余辆),新增人员近1000人,  相似文献   
572.
城市出租车运力投放区域及其增量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毅洲 《交通标准化》2011,(12):106-110
为合理确定城市出租车投放区域和发展规模,以佛山市为例,对出租车运力投放区域进行分析,提出了对出租车运力投放实施"全市统筹、分区投放、分区管理"的策略。通过采用居民出行周转量、出租车有效行驶里程和出租车空驶率来建立出租车增量计算公式,计算出佛山市各区域出租车新增运力数量及其应对策略,确保出租车行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73.
《摩托车技术》2011,(9):29-29
近日,宗申产业集团左宗申董事长表示,宗申在巴西的合资公司CR宗申计划与巴西最大的电力公司合作,在巴西生产电动摩托车和电动四轮车。  相似文献   
574.
为了在不同工况中,同时兼顾轨迹跟踪算法的跟踪精度,计算速度与车辆稳定性,提出基于不同车速和路面附着系数的参数自适应MPC算法。在线性时变MPC的基础上增加车辆稳定性控制,并基于路面附着系数设计2种控制策略:在高附着系数路面,针对不同车速优化预测时域与控制时域;在低附着系数路面,开启车辆稳定性控制并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优化权重参数。2种策略在保证跟踪精度与车辆稳定性的基础上提高计算速度。设计基于前馈神经网络的路面识别算法从而为多参数自适应轨迹跟踪算法识别所在道路的路面附着系数,利用CarSim-Simulink平台进行联合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路面识别算法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为12.77%,足够满足多参数自适应轨迹跟踪算法的需求;相较于传统线性时变MPC跟踪算法,低速工况下参数自适应轨迹跟踪算法在高附着系数和低附着系数的路面上,横向平均绝对误差分别降低了20.7%和24.6%;高速工况下横向平均绝对误差分别降低了66.2%和50.7%;综合所有试验,算法的计算时间减少了40.2%;在保障车辆稳定性的同时降低算法的计算时间。研究成果针对不同车速与附着系数对轨迹跟踪算法参数进行优化,利用自适应预...  相似文献   
575.
通信时延和传感器感知时延对智能车辆协同动作和行车安全至关重要。针对2类车辆编队控制策略(定常间距双向不对称控制和定常时距多前车跟车控制),引入通信时延和感知时延,并计算编队系统保持稳定性的通信时延阈值和感知时延阈值。首先,考虑到信息获取的便捷性和准确性,在直接相邻车辆的位移和速度分量上引入感知时延,在直接相邻车辆的加速度分量以及非直接邻居车辆的状态信息引入通信时延。将具有时延的信息用于反馈控制器。其次,对双向不对称控制下的同质车队及对多前车跟车控制下的异质车队进行模态分解得到多个低阶的双时延模态子系统。然后,基于双时延微分方程结构特性,提出了几何构型分析方法用于确定单个模态子系统保持稳定性的通信时延阈值和感知时延阈值。从而,车队系统稳定的通信时延阈值和感知时延阈值取决于解耦后的多个模态子系统。最后,进行了MATLAB数值仿真,研究通信时延和感知时延对2类编队系统稳定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在双向不对称控制下,当不对称度较大时,车队系统对时延具有较高容忍度;在定常时距单前车及两前车跟车控制下,车队系统的感知时延阈值和通信时延阈值随时距的增大整体上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