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3篇
  免费   5篇
公路运输   342篇
综合类   195篇
水路运输   280篇
铁路运输   80篇
综合运输   6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9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当前我国汽车销售市场形势趋于稳定,更多的消费者关注汽车的售后服务,因此汽车售后服务变得越来越重要,并逐渐成为汽车4S店的主要利润来源。据专家分析,企业出售整车只赚取消费者20%的利润,还有80%的利润体现在日后的售后服务中。售后服务是企业营销策略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也是销售工作的重要支撑条件。汽车售后服务市场的健康发展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壮大的根本。  相似文献   
102.
通过江苏交通运输业发展现状分析,指出了江苏交通运输结构不合理、城市交通服务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称、公路水运管理体制效率偏低及交通高技能人才缺乏等制约交通运输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优化江苏交通运输结构、加大城市交通设施投入、优先发展城市公交、加快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调整交通管理机构设置、加大交通教育投入和加快综合性交通大学筹建等使江苏交通运输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3.
《珠江水运》2009,(7):68-68
6月16日,厂州币委书记朱小丹出席市政协提栗办理工作座谈会时表示,把港口打造成为枢纽型现代物流中心,可以带动流量经济和金融、保险、贸易、信息、中介服务等生产型服务业的高端发展,是发展港口经济的应有之义和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04.
珠江 《珠江水运》2008,(2):11-11
日前,交通部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交通业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以推进公路水路交通由传统产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加快发展现代交通业。  相似文献   
105.
《世界海运》2009,32(12):29-31
2009年4月14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深刻阐述了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重大意义,明确了指导思想和原则及总体目标,提出了主要任务和措施。《意见》的实施必将对上海两个中心的建设产生积极的深远影响,加快我国建设港口强国步伐,也必将增强上海对全国的带动和示范作用,稚动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106.
107.
新闻     
《汽车驾驶员》2007,(6):6-8
长安福特马自达发动机有限公司正式投产;大众汽车在华生产新发动机降低油耗和排放20%;天津一汽丰田发动机有限公司举行第二工厂下线仪式;中国汽保国际高峰论坛携手CIAAI2007汽车改装展示会、Auto Maintech2007汽车维修设备及配件展会、CIAAI2007汽车用品及汽车服务业展会同时召开;阿尔法159将实现国产……  相似文献   
108.
目前产业集群理论多运用于制造业,用来研究服务业的论著不多。在产业集群视角下对航运服务业竞争力进行评价,丰富现有的产业集群理论,并为航运服务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9.
《水运管理》2006,28(7):26-26
大力发展主要面向生产的服务业,细化深化专业化分工,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110.
信息选编     
《上海地方交通》2006,(3):46-48
本市启动12个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我国95.3%商品和服务价格已由市场形成,世界59个主要国家资源绩效水平排序中国名列第54位,我国房地产业集中度提高,中国三大外债警戒指标均低于国际标准安全线。[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