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68篇
  免费   612篇
公路运输   3295篇
综合类   1401篇
水路运输   1556篇
铁路运输   2503篇
综合运输   425篇
  2024年   126篇
  2023年   382篇
  2022年   328篇
  2021年   349篇
  2020年   264篇
  2019年   305篇
  2018年   250篇
  2017年   289篇
  2016年   297篇
  2015年   378篇
  2014年   551篇
  2013年   520篇
  2012年   486篇
  2011年   496篇
  2010年   484篇
  2009年   440篇
  2008年   497篇
  2007年   421篇
  2006年   351篇
  2005年   320篇
  2004年   281篇
  2003年   254篇
  2002年   224篇
  2001年   178篇
  2000年   128篇
  1999年   105篇
  1998年   84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76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结合辅助变流器半实物仿真的需求,搭建数据监测平台,实现对高速动车组辅助变流器控制器的分析研究。首先,提出了基于工控机与数据采集卡的采集架构,搭建监测台的硬件平台。根据不同开发环境的比较,确立基于VB语言的Visual Basic软件作为开发环境。其次,针对采集卡数据读取瓶颈的关键问题,给出了DMA读取的解决方案。并且通过VB调用Windows API函数,提出了双缓存显示方案,解决了显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介绍了半实物仿真数据监测界面的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82.
介绍了高速铁路地震监测系统的重要性,阐述了国内外高速铁路在地震监测方面的相关技术要求,并对地震监测系统报警模式及联动控制方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83.
采用盾构法与浅埋暗挖法结合建造地铁车站时,站厅隧道二衬施作时机有横通道开挖之前和之后2种方案。以北京地铁10号线三元桥站为例,采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对2种方案进行三维数值模拟,从地表沉降和隧道结构内力两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6个施工阶段,方案1的最大地表沉降均比方案2的显著减小,方案1的最终地表沉降为48mm,仅为方案2的最终地表沉降(166mm)的29%,而且站厅隧道初支内力和需要的配筋量均小于方案2。因此,在车站施工过程中,站厅隧道二衬应在横通道开挖之前施作。  相似文献   
84.
列车运行状态信息系统作为铁路调度生产和辅助决策的重要支撑手段,是提高机车运用效率、保障列车运行安全、充分发挥运用与检修一体化管理模式的优势、提高铁路运营管理能力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和安全装置现状要求并具有高度扩展性的"车对地"、"地对车"、"地对地"的机车运行安全监控闭环系统,全面实现列车实时状态追踪,为运输组织和机车管理提供及时、可靠的指挥依据,为维修、救援等提供决策支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实现对列车运行状态的监控。收稿日期  相似文献   
85.
盾构隧道下穿既有铁路线路会造成铁路线路沉降变形,影响列车的正常运行。基于此,在某实际工程的基础上,对地基加固、盾构下穿过程中铁路线路沉降情况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表明:旋喷桩加固注浆施工对铁路线路影响很小,当旋喷桩加固施工完成后,主加固区施工对铁路线路影响较大;地基加固对盾构下穿时铁路线路变形控制有较好效果,隧道穿越施工期间,路基最大沉降量为36.52mm,轨面最大沉降量为15.88mm,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86.
《公路》2021,66(7):287-291
隧道作为高速公路的咽喉路段,一旦隧道机房突发险情而不能及时发现,容易造成重大财产损失、人员伤亡,引发恶性交通事故。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仿射传播聚类算法的危险事件智能识别模型,进而设计了整套高速公路隧道机房环境智能监测系统。提出的模型综合传感器所采集到的多类别环境信息,得到聚类图用于判断当前环境状况。系统中采用新型的聚类算法,得到环境聚类图,智能区分各种高速公路隧道机房发生的危险事件,增加整个监测系统的智能化与信息化程度。在实验与测试中,通过使用本系统,维护人员可准确把控整个隧道机房情况,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提升了公路的运营、管理、养护效率,具有良好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7.
智能汽车的人机共驾技术(HMIoIV)是解决其智能化级别难以快速跨越至高度自动化水平的有效过渡手段。HMIoIV涉及了L0~L3级别的智能汽车的多种自动化技术,包括先进辅助驾驶系统。针对当前国内外智能汽车人机共驾技术的研究现状,对其概念、结构和研究内容进行总结,根据独立驾驶人参与的数量和驾驶操作方参与的数量将现有的人机共驾技术分成3类:单驾双控结构、串联型双驾单控结构(Traded Control)和并联型双驾双控结构(Shared Control);并对驾驶人为因素、驾驶人模型、自然驾驶人状态监测和驾驶意图识别、串联型双驾单控结构和并联型双驾双控结构的研究方法以及权限与责任的关系进行全面综述。最后,分析总结当前智能汽车的人机共驾技术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对该技术的发展趋势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88.
《公路》2021,66(10):204-209
G316河谷汉江公路大桥所处水域地质以卵石和致密砂岩为主,介绍采用静压植桩技术结合螺旋钻掘和旋挖钻引孔工艺进行钢板桩施工的工艺和监测,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9.
90.
近年来我国环境保护日益得到社会的重视。但在国家提出2030年实现"碳达峰"和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下,传统的环境监测站(固定站)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环境应急监测的需求;我国已将各大中城市及突发灾害事故的大气环境进行实时监测纳入预案,并将实施常态化管理;因此,环境监测车因具有机动、灵活、功能集成性的特点,能够快速、高效地完成特定区域内环境的应急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