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64篇
  免费   473篇
公路运输   2423篇
综合类   1521篇
水路运输   472篇
铁路运输   1335篇
综合运输   286篇
  2024年   65篇
  2023年   184篇
  2022年   162篇
  2021年   176篇
  2020年   149篇
  2019年   158篇
  2018年   97篇
  2017年   127篇
  2016年   129篇
  2015年   210篇
  2014年   377篇
  2013年   324篇
  2012年   331篇
  2011年   397篇
  2010年   417篇
  2009年   365篇
  2008年   390篇
  2007年   351篇
  2006年   329篇
  2005年   279篇
  2004年   206篇
  2003年   236篇
  2002年   169篇
  2001年   99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51.
以景(德镇)婺(源)黄(山)高速公路姚村坦连拱隧道施工中出现的险情为例,结合地表沉降、洞内净空收敛及拱顶下沉进行观测及现场观察,针对隧道出口段围岩失稳导致中导洞右侧工字钢严重内敛现象进行了动态预报,从而为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排除险情争取了时间,避免了重大事故的发生,以此进一步说明了监控量测在隧道修建过程中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2.
《水道港口》2015,(6):574-577
针对软土地基大变形沉降预测,引入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技术,通过增加权值调整时的动量修正量对传统BP模型的算法进行改进,使其更加适应对于软土地基沉降的预测。以天津滨海地区围海造陆工程为例,选择吹填过程中吹填土的原始标高、含水量、塑性指数以及吹填土地基加固后的土体含水量和强度为输入量对吹填土地基的沉降量进行预测。预测结果显示预测值与实测值误差在15%以内。  相似文献   
153.
桥头跳车主要是由于桥梁结构物与台背路基间过大的差异沉降导致车辆在通过时所产生的跳跃现象,随着人们对公路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桥头跳车问题也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公路工程的一大通病和诟病,对桥头跳车进行有效的防治对公路工程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系统地分析桥头跳车形成的原因和产生的危害,总结了目前桥头跳车所采用的防治措施,最后针对目前防治措施的不足提出了一种主动防治桥头跳车的新思路,即通过在桥梁结构物预先安装一种高度可调装置使桥梁的高程主动适应台背路基的沉降。  相似文献   
154.
兰渝铁路胡麻岭隧道5#斜井正洞段落遇到第三系富水粉细砂地层浅埋下穿水库施工,因而隧道塌方、变形、突水涌泥风险高。施工中采用地表旋喷桩固结隧道洞身围岩,辅以综合降水、双液浆局部加固、CRD交叉中隔壁法开挖等措施,并配以严密的内外监测技术,安全顺利通过此段落。  相似文献   
155.
近日,四航局研究院在纳米比亚鲸湾港新集装箱码头项目成功进行水运工程最大吨位堆载法压桩试验,试验吨位达2 280 t,压载平台反力超2 500 t,属超大吨位堆载法压桩试验,刷新了水运工程行业堆载法试验纪录。此次试验是世界上首次在深厚硅藻土地基开展大吨位静载试桩工作,执行国际通行的英国标准,具有地基沉降要求严、侧阻力测试等附属项目多、数据采集系统要求高、综合难度系数大等特点。四航局研究  相似文献   
156.
为了从细观力学机理上研究路桥过渡段的劣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采用离散单元 (DEM) 法生成轨枕与道砟模型,并施加相位荷载,通过多体动力学 (MBD) 方法建立相互独立的路基弹簧,实现对路桥过渡段中路基刚度变化的模拟,进而建立轨枕-道砟-路基过渡段耦合模型,进行不同路基刚度、列车速度、轴重以及桩基加固下过渡段不均匀沉降研究。结果表明:列车荷载作用下,路桥过渡段中过渡路基区沉降最大,普通路基区次之,桥面路基区最小;当列车车速由 94 km·h-1增加至 281 km·h-1、轴重由 16 t 提升至 32 t 时,过渡段不均匀沉降分别增大 60.9% 和 259.4%,轴重的影响更为突出;当列车车速为 94 km·h-1和轴重为 16 t 时,采用刚度渐变路基或桩基加固软路基措施后,过渡段各路基区沉降均有减小,过渡段不均匀沉降分别减小 56.5% 和53.6%,验证了路桥过渡段采用搭板法与桩基加固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7.
刘林  李乃旺 《公路》2021,(4):47-51
针对某高速公路穿越煤矿采空区,为确保公路工程的安全,依据相关规范,采用概率积分法对采空区地表移动变形值进行预测,并对采空区场地进行全面的稳定性评价及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明确了采空区对公路工程的影响,并指出局部路段需对采空区进行处置后才可以进行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158.
蔺爱军 《铁道建筑》2022,(11):131-134
根据高速铁路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工作实践,分析了现场执行Q/CR 9230—2016《铁路工程沉降变形观测与评估技术规程》过程中,在变形观测标志及其埋设、沉降变形观测方法、变形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沉降变形观测路线等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的解决方案,为避免教条地执行规程给工程带来不利影响起到指导作用,为我国高速铁路工程沉降变形观测与评估体系的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9.
王兵  杨为民  王辉  李占强 《公路》2007,(10):101-105
基于现场调研和室内测试,详细研究了青兰高速公路邯郸~涉县段沿线北八特采空区地表塌陷特征,分析了地表塌陷形成的影响因素,探讨了该区地表塌陷形成的宏观和微观机理。这项研究可为拟建高速公路采空区治理方案的选择,以及路基路面、桥梁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0.
为研究预应力管桩单桩极限承载力,采用指数函数模型计算和分析预应力管桩桩周摩阻力-沉降关系、桩端阻力-沉降关系.以安慈高速预应力管桩单桩极限承载力为例,进行指数函数模型计算和静载试验,并对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指数函数模型的计算结果与静载试验的结果较为相近,该模型可以有效预测软土中预应力管桩单桩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