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0篇
  免费   316篇
公路运输   1313篇
综合类   718篇
水路运输   96篇
铁路运输   1051篇
综合运输   248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110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158篇
  2014年   176篇
  2013年   193篇
  2012年   185篇
  2011年   247篇
  2010年   235篇
  2009年   215篇
  2008年   217篇
  2007年   182篇
  2006年   146篇
  2005年   164篇
  2004年   140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针对混凝土路面改建设计中脱空变形 ,提出了以面板边缘主点弯沉等控制的承载能力评定指标 ,通过实体工程注浆整治措施的观测 ,分析评价了注浆效果及评定方法  相似文献   
992.
盾构隧道同步注浆技术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随着近年来大量盾构隧道工程的兴建,盾构法施工技术也逐步趋于成熟和完善.文章结合工程实际,就盾构隧道同步注浆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93.
沉井下沉中对土体的挠动可能引起附近高压铁塔桩基的不均匀沉降,为保证铁塔安全,采用钻孔压注桩和注浆布袋桩构筑成防渗帷幕墙,将土体的挠动范围限制在塔基一定的距离之外。章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注浆布袋桩这一新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994.
地铁隧道穿越既有铁路框架桥风险大,结合现场条件对比分析采用夯管帷幕加固法与全断面注浆加固法的优缺点。指出夯管帷幕加固法更能确保施工预期效果。最后对本次施工的沉降情况进行分析,验证了采取夯管帷幕预支护地层的有效性,并总结了本次施工的不足。  相似文献   
995.
北京地铁机场线下穿首都机场高速路段,设计为双线分离单洞浅埋暗挖近距隧道,隧道最大覆土厚度6.14 m。在不具备洞外地面降水的情况下,如何控制路面绝对沉降和纵横向差异沉降率、确保施工期间高速路绝对通行安全,是本工程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对差异沉降率的理论分析,提出确定大管棚长度的简捷方法,同时介绍相应的施工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996.
本文通过分析复合注浆法加固桩基础作用机理,对复合注浆法加固桩基础进行设计计算,最后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加固的效果,说明复合注浆法在桩基础加固中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97.
张晔 《中国水运》2006,4(5):59-60
就广州市水质性缺水的现状,提出了针对地表饮用水源地城镇排水系统的一系列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998.
天津西站至天津站地下直径线工程盾构隧道穿越慈海桥及子牙河南路,与隧道方向相交存在一条35kV的电力管线,其深度资料不明。该段工程需要进行二次深孔加强注浆,浆液扩散范围为3m,为防止注浆时压力过大浆液扩散对电力管线构成危险,需探明电力管线深度,并以此作为控制注浆压力及扩散半径的参考。1地质雷达管线探测技术  相似文献   
999.
致密土体注浆劈裂压力的计算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致密土体的注浆加固是以劈裂注入为主,因此,建立在渗透理论基础上的magg、raffle等公式不适宜计算注浆压力。介绍以tresca屈服准则为基础建立的劈裂注浆模型,实践证明,比较符合实际注浆劈裂压力。  相似文献   
1000.
萝卜顶隧道塌方处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萝卜顶隧道塌方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针对现场塌方的实际情况,塌方处理分2步进行:首先对受塌方影响的初期衬砌裂缝地段进行加固,及时施作二次衬砌;其次是对塌方体进行抢险处理。在现场掌握情况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处理塌方对策,认真制定处理坍方的步骤、方法及预防坍方的施工措施。公路软弱围岩段隧道施工必须早封闭成环及紧跟二次衬砌,使其与初期衬砌共同参与受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