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33篇
  免费   214篇
公路运输   1731篇
综合类   1220篇
水路运输   511篇
铁路运输   1126篇
综合运输   259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16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137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127篇
  2014年   261篇
  2013年   247篇
  2012年   253篇
  2011年   286篇
  2010年   281篇
  2009年   289篇
  2008年   331篇
  2007年   305篇
  2006年   216篇
  2005年   251篇
  2004年   244篇
  2003年   224篇
  2002年   157篇
  2001年   130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根据我国铁路隧道模筑混凝土整体式衬砌结构,足尺寸施做整体式衬砌试件模型,并设置衬砌背后空洞、回填不密实等典型工况,进行地质雷达检测模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地质雷达扫描图能反映各种预先设置的衬砌背后空洞、回填不密实等衬砌异常情况;并出现强反射区、同相轴连续等典型特征;衬砌及衬砌背后回填不密实厚度在准确测定各介质层相对介电常数条件下,能够进行定量分析,检测精度可达±4cm;衬砌背后空洞厚度则可通过其与反射波振幅比的线性关系计算。模拟试验结果可为实际工程地质雷达检测结果定性、定量解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2.
地质灾害问题常常是影响长大隧道施工中的关键问题,通过对大尖山隧道前期勘察资料的分析研究,详述了隧址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及施工中的主要地质问题。该隧址区地质条件复杂,施工开挖后可能产生围岩失稳、断层破碎带塌方、涌水突泥、洞口边坡滑塌等地质灾害。在重点分析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基础上,针对各地质灾害的特征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93.
王喜 《铁道建筑》2012,(10):31-32
介绍了广珠货运铁路广州至珠海线复工工程二标段白泥河特大桥511#桥台钻孔桩钻孔过程漏浆和塌孔,以及地面塌陷情况,分析了坍塌原因,同时提出粉喷桩加固处理、袖阀管注浆及钢护筒跟进等施工处理措施,处理效果较好。对以后类似地质条件下桥梁桩基施工有很强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94.
综合地质超前预报在策马村隧道斜井探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兴长大铁路隧道施工建设过程中,经常遇到构造断层、溶洞及其它不良地质构造等情况,造成突水、涌泥或塌方等地质灾害,往往导致重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施工过程中辅以斜井,增加开挖工作面,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缩短工期.然而,在斜井位置的选定和掘进过程中,地质情况的不明往往增大了施工困难.以太兴铁路策马村隧道斜井为工程背景,结合现场地质详勘报告,综合TSP超前地质预报、地质雷达超前预报、超前地质水平钻孔和工程地质资料,对策马村隧道斜井在开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含水或夹泥构造、断层发育情况进行了综合地质超前预报,开挖揭露验证了综合地质超前预报技术的实用性和可信性,对类似铁路隧道工程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95.
梁栋 《铁路航测》2012,(2):74-76
介绍了黔张常铁路在武陵山区采用遥感、物探、钻探等综合勘察成果指导岩溶地区铁路选线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土落坪至龙凤西段3个线路方案从工程地质、工程设置、工程投资等分析比较,从中推荐了能合理绕避不良工程地质,桥隧工点设置合理,工程经济最优的方案。  相似文献   
996.
随着我国铁路货运能力的释放,铁路物流发展步伐的加快,完善铁路物流基础工作日益紧迫。介绍国际通行的货物分类及代码规则情况,比较各国运输货物分类及代码,结合我国国家标准及其他运输行业货物分类及代码标准,提出完善铁路货物运输品名分类及代码的建议。  相似文献   
997.
研究目的:通过对渭南地区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基本构造特征、主要活动断裂、地震活动及区内不良地质、特殊岩土分布的分析,提出了稳定性分区,为今后渭南地区铁路、公路工程的地质选线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论:(1)本文根据场地地质情况将渭南地区区域稳定性划为稳定区、基本稳定区、较不稳定区、不稳定区四级。(2)不稳定区为渭河南岸断裂(F3)、渭南塬前断裂(F4)、秦岭山前断裂(F5)、交斜-渭南断裂(F8)所围界的三角区域。渭南地区新建铁路、公路工程应绕避该不稳定区,通过较不稳定区时,应避开活动性较强的塬前断裂,通过其他隐伏活动断裂应大角度通过;(3)通过基本稳定区需考虑抗震设防,要充分考虑边坡稳定性、黄土湿陷性、砂土液化等问题。(4)渭南地区区域稳定性的划分填补了渭南地区区域稳定性评价的空白,为今后渭南地区的铁路、公路等工程的方案比选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8.
新建铁路武汉至广州客运专线浏阳河隧道荣获2011年度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隧道断面大、地质条件复杂,是武广线上的控制工程,也是国内首座穿越城市、河流、高速公路的铁路隧道。该隧道位于湖南省长沙市东部,全长10.115 km,属于国内特长、特大断面隧道。隧道为客运专线双线,开挖宽度最大超过16 m,开挖高度超过13 m,断面积超过160 m2,平均埋深  相似文献   
999.
通过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了解隧道所处地质条件,预测不良地质体位置规模,分析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提出符合实际的地质灾害预防和治理措施。单一的超前地质预报方法难以应对复杂的地质情况,以常规工程地质分析法为基础,长距离宏观指导性预报与中短距离跟踪预报相结合,形成一套综合性的超前地质预报体系,能保证预报准确率,确保隧道工程施工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000.
曲波 《铁道建筑技术》2012,(11):26-28,35
金温线铁路泽雅隧道全长12 030 m,是金温线铁路上最长的隧道和重点控制性工程之一。隧道地处浙南地区,浙南地区山高坡陡谷深,雨量充沛,隧址地质条件复杂,岩性变化大,隧道施工中地质风险极大。结合泽雅隧道工程实例,对浙江南部地区铁路隧道施工地质风险管理进行了分析和论述,以期能指导泽雅隧道施工,并为同类隧道施工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