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19篇
综合类   12篇
水路运输   4篇
铁路运输   16篇
综合运输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1.
石家庄秀山滑石矿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石家庄打造山水城市的整体规划,应用预应力锚索、锚杆、SNS主动防护网等工程技术措施消除地质灾害及隐患,并应用TBS植被护坡等生态技术,针对秀山滑石矿的岩质边坡建立一种结构稳定、功能完善的土壤生态系统,恢复生态环境和植物群落多样性,以使满目疮痍的秀山成为“生态型、园林式、现代化”的新型“绿色矿山”,实现修自然如自然的生态环境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12.
0引言在印度尼西亚东南的布敦岛,蕴藏着储量巨大的天然沥青,它是海底原油在复杂的地质环境下经历漫长的变化隆起露出海面成为岛屿的过程中,在水、地热、压力、日光、空气及微生物等综合作用下,轻组分挥发,重组分氧化、缩合,生成天然沥青并浸透周围的石灰岩,形成了分布在布敦岛森林中的天然沥青山脉.  相似文献   
13.
西藏南迦巴瓦地区是世界上最寂寞神奇的地方,境内的墨脱县至今是全国唯一不通公路的县,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受交通部和西藏自治区交通厅的委托于2001年6-9月对进墨脱县的公路方案进行了工程可行性野外实地考察,文中对该区的地形,地貌、地质环境进行了阐述,并从地质环境角度提出了修建公路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我国在建第二长高速公路隧道——雪峰山隧道进口端为例,分析了施工中出现的地质环境问题,提出了水质污染等地质灾害的形成机制,找到预测及处理的措施,为今后类似的特长隧道施工地质灾害的预防与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高等级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环境工程地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大华  王光辉 《公路》1996,(11):32-36
环境工程地质学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环境科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利用环境工程地质学的有关原理,对高等级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环境工程地质研究进行理论探讨,并对可行性报告中相关章节的纺写规范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黄亮 《中国水运》2007,5(11):62-63
在山区修建高速公路,首先需要选定路线的位置,即按照计划任务书的要求,在指定的起点、终点和中间控制点之间的带状范围内,按照一定的技术标准,综合考虑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选择一条既能满足汽车行驶要求又经济合理的路线,也就是选线。本文首先分析了道路工程的选线原则;然后对道路的地质环境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不同地址条件下的选线情况。  相似文献   
17.
为了分析高原地区特殊的地质和气象环境对公路交通风险的影响,以2010~2015年云南高原地区发生的6 261起公路交通事故原始数据处理与分析为例,结合云南高原地区公路交通事故分布特征,分析高原地区公路交通风险的内涵及构成要素。通过对高原地质及气象环境下公路交通风险致因耦合的界定并结合公路交通风险指标作用情况,利用N-K模型和改进的耦合度模型构建高原地质及气象环境下公路交通风险致因耦合模型,并分别计算单、双风险因素耦合模型的各构成要素间的耦合度,量化各类耦合的危险程度,最后分析高原地质及气象环境下公路交通风险值与各风险构成要素的关联性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强耦合会使风险造成的后果更为严重,最终造成风险量的急剧增大或耦合突变后变成以新的风险形态在系统内部传导和蔓延;云南高原地质环境构成要素中"急弯"与其他要素的耦合通常表现为强耦合,气象环境构成要素中"雨天"和"雾天"与其他要素耦合度较高,应加强高原地区公路最小转弯半径以及雨天与雾天情况下的行车限速、载重与车距保持等方面的地方规范和标准建设;随着时间推移,双因素耦合形式由2012~2014年的10种强耦合降为2015年的7种,各类耦合度明显减小,表明2015年较之前3年因地质与气象风险要素耦合所导致的公路交通事故危险程度下降。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桩基板式挡墙施工技术应用过程存在的问题缺陷,文章以毕节至威宁高速公路第五合同段为例,分析了挡墙施工技术应用控制要点,并提出了作用于实践的优化控制策略,其目的是为相关建设者提供一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要想保证桩基板式挡墙施工技术应用的安全稳定效果,相关人员应加大对施工内容所处地质环境的研究力度,即在桩板墙桩基开挖地形地质情况的基础上,来提升施工技术的应用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盛元燕 《轨道交通》2010,(10):22-25
8月23日-26日,“2010城市地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论坛”与举世瞩目的世博会同城亮相。这场由同济大学主办、以“城市地质环境”为主题的地学盛会,吸引了来自全国地质、水利、建筑、能源、铁道、交通与环境等方面的近350名院士专家、青年学者。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本次论坛则告诉人们,要想让人们的城市生活更美好,必须要有优良的城市地质环境来护航。  相似文献   
20.
山区一般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环境脆弱,地质灾害多发。由于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进行切坡、填沟等作业,对地质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处理不好还会诱发和加剧各种地质灾害,增加公路建设投资,影响工期,甚至给运营阶段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