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57篇
  免费   1152篇
公路运输   2575篇
综合类   2152篇
水路运输   999篇
铁路运输   11703篇
综合运输   980篇
  2024年   157篇
  2023年   523篇
  2022年   670篇
  2021年   665篇
  2020年   469篇
  2019年   530篇
  2018年   279篇
  2017年   424篇
  2016年   459篇
  2015年   664篇
  2014年   751篇
  2013年   924篇
  2012年   1192篇
  2011年   1128篇
  2010年   1018篇
  2009年   1127篇
  2008年   1273篇
  2007年   849篇
  2006年   867篇
  2005年   797篇
  2004年   672篇
  2003年   632篇
  2002年   441篇
  2001年   366篇
  2000年   314篇
  1999年   210篇
  1998年   178篇
  1997年   144篇
  1996年   134篇
  1995年   136篇
  1994年   120篇
  1993年   97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43篇
  1987年   1篇
  196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841.
为克服传统地铁列车继电器控制电路高故障率和无记录功能等诸多缺陷,提出了基于新型二乘二取二技术的无触点逻辑控制方案.完成了系统架构设计包括热备冗余、网络通信、故障诊断、日志分析等功能.针对既有地铁列车进行了控制电路技术方案设计和施工改造,首先在分析原有控制回路原理的基础上,完成无触点逻辑控制单元替代继电器点位设计;然后综...  相似文献   
842.
对世界各国地铁钢轨波磨的基本特征进行了系统梳理,总结了其普遍性与时间集中性,及其与曲线、轨道结构、车辆及其他因素相关性等典型特征,并对其分类方法、形成机理和治理措施进行了综合评述.研究结果表明:钢轨波磨普遍存在于地铁与有轨电车线路中,在新线开通初期与线路改造初期最为严重;一般而言,相对于直线和大半径曲线,小半径曲线的钢...  相似文献   
843.
竖井联系测量工作的可操作性及准确性对矿山法隧道施工至关重要.以广州市轨道交通21号线某标段2号隧道为研究对象,基于施工竖井结构及现场环境的特殊性,对用于辅助测量的4根钢丝距离和角度进行观测,再利用多点后方交会及钢丝坐标传递原理实现井上和井下坐标传递.研究表明,在隧道开挖至40~60 m、100~150 m、贯通前150...  相似文献   
844.
地铁异物影响乘客出行安全和列车行车安全,随着自动驾驶时代的到来,采用先进技术检测地铁异物风险是保障地铁安全的重要途径.深度传感器广泛应用在目标检测等领域,弥补彩色信息不足.因此本文采集地铁列车门及屏蔽门间风险区域的RGB-D视频,设计融合深度和颜色信息的异物风险检测算法.首先,提出RGB-D+背景建模(ViBe)算法的...  相似文献   
845.
针对在盾构隧道施工中经常出现的管片上浮问题,以南昌轨道交通4号线泥水盾构过江隧道为工程依托,通过数理统计方法对泥水盾构穿越不同地层时管片上浮量进行归纳分析,探讨地层参数以及盾构掘进参数对管片上浮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全断面砂层中掘进,管片上浮量小且上浮值变化稳定;而当进入上软下硬地层和泥质粉砂岩层,管片上浮量急剧...  相似文献   
846.
依托重庆轨道交通18号线歇台子站地下工程,借助有限差分软件建立三维围岩-结构数值模型,分析了城市深埋特大断面(492.84 m2)隧道结构采用三种分部开挖法所引起的隧道围岩变形和应力分布。结果表明:台阶法和交叉中隔墙法施工所产生的拱顶沉降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所产生的拱顶沉降比其他两种方案小;台阶法与交叉中隔墙法仰拱隆起变化趋势稍有差异,但最终值接近,双侧壁导坑法所产生的仰拱隆起最小。实践中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后隧道围岩位移较小,整体结构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847.
李明洪  刘宏 《铁道建筑》2022,(10):166-169
轨道交通隧道区段轨行区积水影响行车安全甚至引发严重安全事件。本文介绍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隧道内、基于计算机光谱图像的轨行区积水检测系统。通过对积水检测现状的介绍和光谱反射特点的分析,针对轨行区单点式图像积水检测识别范围窄、无法区域化识别的局限性,提出了利用特定激光补光及图像采集分析判别系统实现区域式无靶标积水的有效检测并阐述了该检测系统的工作原理、系统架构和算法构成。在厦门轨道交通1号线试车线隧道区段搭建模拟轨行区积水的场景进行现场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对轨行区积水检测具有良好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848.
贵阳市地铁1号线军山大桥8#—9#墩间箱梁右侧预应力齿块起弯点混凝土开裂与脱落。综合考虑箱梁缺陷处置各种方法的特点和城市地铁运营要求,确定采用增设横隔板法。首先利用有限元软件对箱梁缺陷处置前后受力情况进行了数值分析,采用增设横隔板法处置箱梁缺陷不影响结构受力。然后总结了预应力齿块缺陷处置要点,并通过静载试验证实缺陷处置后桥梁结构处于良好弹性工作状态,强度满足要求且有一定安全储备。处置完成后经过一年的监测,最大沉降-1.93 mm,验证了该处置方案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49.
以京张高速铁路八达岭地下车站为依托,基于建设期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设计模型开展了BIM+VR(Virtual Reality)的沉浸式地下高速铁路车站疏散演练场景构建关键技术研究,给出了BIM向VR场景转化技术路线和实现方法,阐明了疏散场景构建过程中软硬件及关键组件开发技术。通过场景应用及与既有平面化疏散指示对比,证明了该技术的可行性和合理性,为BIM的二次利用与沉浸式虚拟疏散演练场景开发提供了成套解决方案,可为类似复杂立体轨道交通车站人员疏散演练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50.
王志伟  马伟斌  王子洪 《铁道建筑》2022,(9):131-135+140
针对既有地下车站多采用平面化疏散演练与培训现状,为提升疏散效率研发了基于BIM和VR技术的地下高速铁路车站沉浸式疏散演练系统。首先介绍系统的开发步骤和架构,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功能模块和软硬件的设计,详述了系统中BIM与VR场景转换、投射、融合的关键技术。结合应用案例证实该演练系统可还原灾害现场的各类要素,适合乘客疏散演练与管理人员日常培训,构建的虚拟现实场景疏散系统适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