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42篇 |
免费 | 165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933篇 |
综合类 | 632篇 |
水路运输 | 278篇 |
铁路运输 | 483篇 |
综合运输 | 8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5篇 |
2023年 | 56篇 |
2022年 | 84篇 |
2021年 | 105篇 |
2020年 | 56篇 |
2019年 | 73篇 |
2018年 | 40篇 |
2017年 | 32篇 |
2016年 | 47篇 |
2015年 | 68篇 |
2014年 | 102篇 |
2013年 | 127篇 |
2012年 | 138篇 |
2011年 | 207篇 |
2010年 | 196篇 |
2009年 | 172篇 |
2008年 | 330篇 |
2007年 | 95篇 |
2006年 | 63篇 |
2005年 | 62篇 |
2004年 | 43篇 |
2003年 | 61篇 |
2002年 | 42篇 |
2001年 | 43篇 |
2000年 | 34篇 |
1999年 | 22篇 |
1998年 | 20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15篇 |
1995年 | 16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4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为了研究地震破坏下高速铁路连续梁桥发生破坏的可能性,根据地震风险性(risk)为地震危险性(hazard)与易损性(fragility)乘积的定义,基于失效概率法,对高速铁路连续梁桥地震风险评估方法进行了分析.通过条带法建立桥梁地震需求模型,基于可靠度函数获得桥梁地震易损性曲线,拟合得到桥梁易损性概率密度函数;根据桥址处地震危险性资料,推导桥址处地震加速度概率密度函数;通过地震加速度概率密度函数与桥梁结构易损性概率密度函数的数值积分,实现桥梁地震风险概率评估.以一座(32+48+32)m高速铁路连续梁桥为例系统演绎了失效概率法桥梁风险评估的实现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当地震危险性资料缺乏或不足时可以通过地震烈度分布函数及其与地震峰值加速度之间的换算关系,推导和完善地震危险性分析资料;对于高速铁路(32+48+32)m连续梁桥100年设计期间内发生轻微损伤的概率为5.16%,发生中等损伤的概率为4.46%,桥梁受到轻微损伤和中等损伤风险概率接近,几乎不可能发生严重损伤和完全破坏. 相似文献
82.
以西藏尼木大桥为研究对象,结合该桥型特点,采用大型通用软件对其进行了模态分析和动力计算.通过模拟地震响应得到该桥的反应特性,由此采用调谐质量控制器(TMD)对该桥进行受控分析.采用振型贡献率确定受控模态,在获取TMD系统的优化参数后将其模拟入有限元模型中,并最终通过时程分析验证了TMD运用于拱桥被动减震控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3.
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的动力特性与地震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四座大跨径钢管混凝土双肋拱桥的结构特点,基于多点激振理论和拟静力位移概念,详细介绍了分析模型的建立方法、动力特点和地震动作用下的响应,并讨论了行波效应的影响。分析表明,地震行波作用对大跨度拱桥影响很大,工程设计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84.
目前,桩承式路堤动力学方面研究较少,桩承式路堤的动力特性还未完全理清。建立了桩承式路堤动力数值模型,对地震荷载下桩承式路堤中桩身模量、桩径、桩长和路堤填土高度等重要设计参数动力特性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研究结果可为桩承式路堤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5.
柔性接头地铁隧道穿越地裂缝的地震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振动台模型试验, 模拟地震荷载和地裂缝场地沉降, 分析了穿越地裂缝区域且设置柔性接头的分段地铁隧道的动力响应, 研究了地裂缝场地沉降、裂缝发育特征、地铁隧道加速度响应特征、土压力与隧道各区段不同部位的应变规律。分析结果表明: 由地裂缝场地沉降与地震荷载耦合作用所产生的差异沉降和裂缝多集中于柔性接头部位; 各区段地铁隧道间的运动具有一定独立性, 上盘靠近地裂缝的地铁隧道的加速度峰值是下盘隧道的3.2倍; 距离地裂缝越近土压力越大, 且在耦合荷载作用下, 上盘土压力是下盘土压力的6.7倍; 地铁隧道各区段左右拱腰应变较大, 底板处应变次之, 拱顶部位应变较小; 柔性接头设置后各区段应变增率减小, 在距离地裂缝较近部位未出现明显的应变增加现象。可见, 在地震荷载与地裂缝场地沉降耦合作用下, 柔性接头能够减小地铁隧道地裂缝位置处的集中应力与地裂缝场地的变形。 相似文献
86.
为分析汶川地震中九襄断裂对汉源县高烈度异常的影响,基于对汉源县城震害的科学考察、场地勘察以及地震地质与地形图,建立了典型的二维地震反应分析模型,采用有限差分法和透射边界理论,分析了九襄断裂对汉源县城震害的影响.结果表明:九襄隐伏断裂对汉源烈度异常有一定影响,对频段在4~8 Hz之间的地震动放大效应显著,使地表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约增大9%;该频段与汉源县城部分建筑物的自振频率吻合,放大的地表地震动和共振效应加重了汉源县城的震害,是汉源高烈度异常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场地中的非发震隐伏断裂对地表地震动有一定放大效应,工程选址和抗震设计时应考虑其影响. 相似文献
87.
88.
89.
90.
国外码头抗震设计规范普遍采用地震永久变形分析岸坡稳定性,而地震永久变形一般是由基于Newmark滑块位移法确立的经验公式或图表计算得到的,但我国水运工程抗震设计规范并无类似方法。为此采用Newmark滑块位移法对3 600条拟合于我国水运工程抗震设计规范反应谱的人工地震波进行分析,确定了滑块位移的统计特征和分布。由此提出了一种简易分析方法,并通过一个实际码头岸坡案例说明了方法的实施过程。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Newmark滑块位移法确定的永久变形均值是岸坡屈服加速度的函数,其变异系数是屈服加速度和峰值地面加速度比值的函数,且永久变形服从对数正态分布;2)可将表达式计算得到的永久变形均值同规定的限值进行直接对比来分析岸坡稳定性,也可通过计算一定保证率下的变形来分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