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13篇
公路运输   43篇
综合类   24篇
水路运输   11篇
铁路运输   65篇
综合运输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张健  张宇亭 《铁道工程学报》2014,(4):103-106,112
研究目的:天津滨海地区多为海相沉积层,地下水位高,地层中存在淤泥质土。地铁建设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地下车站基坑的稳定性,保证基坑工程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本文对天津地铁某换乘车站基坑开挖施工变形规律进行研究,对于后续开工建设的地铁车站基坑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研究结论:(1)在地下车站开挖过程中,受软土层突然应力释放及地下水位变化的影响,易引起周边建筑物地基的不均匀沉降,造成地面开裂、建筑物与地下管线变形。(2)本文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三维数值模型,对基坑分步开挖施工过程进行动态模拟,对开挖过程中的围岩稳定性进行计算分析,得出:车站各主要受力构件均未达到极限强度,整个车站不会发生结构失稳破坏;车站基坑周围地表沉降量不大,对既有运营的地铁线路及车站围护结构的影响较小,开挖满足结构变形与周边建筑物的差异沉降变形控制要求。(3)本研究成果可为沿海软土地区地铁车站基坑开挖等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2.
雅万高铁穿越雅加达及万隆两大地面沉降区,开展地面沉降现状调查及预测评价,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对指导铁路工程设计、施工及运营维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利用雅加达及万隆当地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等调查研究资料,结合工程勘察及英萨监测数据,对高铁沿线地面沉降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概要分析,并采用水土耦合模型结合反分析方法,对主要路段的地面沉降趋势进行预测,分析不同时期内的沉降变化及其对线路坡度的影响。进而提出沉降路段设立禁采区、限采区和控采区方案,以及采用有砟轨道、简支结构桥梁及可调高支座、加宽路基和预留高程等工程措施,可为雅万高铁地面沉降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3.
阐述了盾构施工地面沉降监测技术,并在天津地区进行了应用,确保了地面沉降及倾斜符合预控范围,最大沉降量仅为-12.55 mm,最大倾斜仅为万分之四,建筑物无裂缝发展,达到了保护周围环境安全的要求。  相似文献   
74.
2012年春节期间(2012年1月22日夜~1月28日),上海轨道交通4号线海伦路站封闭车站,对站内出现不均衡沉降情况的区段进行大修。海伦路站是4号线高架段与地下段的交接点,该站的地质条件更加复杂,容易发生沉降。此次海伦路车站在纵向沉降半径、沉降坡度和沉降速度上都到了大修的程度,这是上海地铁运营19年来首次对正式运营的线路实施停运大修。  相似文献   
75.
该文结合工程实践,分析总结顶管施工中引起地面沉降的原因,以及在顶管穿越建筑物及地下管线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控制沉降.  相似文献   
76.
为揭示地面沉降对路基上单元板式无砟轨道平顺性的影响规律,通过建立路基上板式无砟轨道-路基有限元实体模型,充分考虑无砟轨道和路基的特性及其之间的接触方式,改变轨道结构层厚度和粘结方式,以此来进行地面沉降幅值、轨道结构层厚度和结构层间离缝对轨道不平顺的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地面发生沉降时,无砟轨道会发生跟随性的沉降,从上到下各层沉降值依次增大,且地面沉降幅值越大,轨道不平顺越明显;轨道结构层厚度越大,地面沉降对轨道平顺性的影响越小;轨道结构层间离缝对轨道平顺性有很大影响,尤其是无砟轨道与道床之间出现离缝时。  相似文献   
77.
高真空击密法处理沿海软土地基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虞剑英  陆渊 《水运工程》2007,(4):75-79,83
应用高真空击密法对宁波镇海地区软土地基处理进行了施工工艺试验研究。通过对高真空击密法地基处理过程中的地面沉降和超孔隙水压力等进行跟踪监测,研究了不同排水与击密参数时地基沉降和超孔隙水压力消散规律,并且对比分析了处理前后土体物理力学性质的变化。试验研究表明,高真空击密法处理后土体强度有了明显提高,试验达到了预期目的.证明高真空击密法处理该类型软土地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8.
唐津高速公路二期工程全长11.916公里。K149+750至K150+100处(唐山市开平区古楼庄北500米)长350米。由于开采煤和陶瓷粘土,造成地下采空,地面沉降。最深采煤巷道在地面以下210米,地面最大沉降近8米,岩层垂直倾角达65°-70°,属于急倾斜岩层。这不仅在国内尚无工程先例,而且在世界上也极为少见。  相似文献   
79.
以沈阳地铁1号线青年大街站为工程背景,借助三维有限差分数值模拟软件FLAC3D,分析工程降水引起的地面沉降。主要分析水位下降值为5、10、15 m和21.1 m时竖向位移特征,将FLAC3D计算得到的地面沉降值与实际观测值进行比较。应用FLAC3D模拟工程降水引起的地面沉降结果与实际的地面沉降观测值吻合程度较高。计算模型的建立在降水引起地面沉降的预测非常重要,在今后的研究及实践中需进一步探讨,以使计算结果更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