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0篇
  免费   100篇
公路运输   697篇
综合类   397篇
水路运输   285篇
铁路运输   337篇
综合运输   74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张国华 《汽车运用》2007,(11):27-27
依据车辆事故规律成因预防控制通过对车辆事故的统计分析发现,尽管触发车辆事故的因素很多,但其中多数可通过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将其避免。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系统工程理论,将点连式驼峰调车场钩车溜放作业作为一随机过程处理,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等数学手段,研究驼峰溜放过程规律,其中主要为气候、车流和车辆溜放阻力等规律。运用数学模型,构成点连式驼峰作业动态仿真系统,自动设计峰高与连挂区纵断面。改变了过去静态计算的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13.
利用操纵运动的数学模型,计算了船舶运动先端迎风偏转的临界船速,从而揭示超大型船舶在风中的偏转规律,本文可为船舶驾引人员在风中操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预防车辆事故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存在着不可预知的因素,但也有其独特的自身特点和内在规律可以遵循。预防车辆事故教育应从把握特点和掌握规律入手,遵循以下原则。  相似文献   
15.
润滑条件下钢轨接触疲劳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三种轨钢(不同金相组织的U71Mn轨样)的接触疲劳性能。试验表明,试样表层产生严重的塑性变形是形成接触疲劳破损的主要原因,通过热处理可提高轨钢的强度及硬度,接触疲劳强度也随之提高。作者分析了曲线地段的外轨内侧轨距角处(采用轮轨润滑方法)形成接触疲劳破损的原因,并根据室内试验结果提出在具有润滑条件的曲线上,钢轨以采用高强度淬火轨或合金轨为宜。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直径 10. 0 m 的土压平衡式盾构机曲线 段的施工地表沉降变形规律。以北京地铁某盾构区间 曲率半径 R = 350 m 和 R = 354 m 两处曲线施工段为监 测对象,以几何水准测量为监测方法,通过对监测数据 的分析得到如下结论: 沉降变形主要经历前期沉降、盾 尾脱出后沉降、注浆隆起、稳定沉降、后期沉降 5 个阶 段,最终变形值分布包络图近似呈偏正态分布,对称轴 线偏于曲线内侧。  相似文献   
17.
统计分析了目前使用ZYJ7型转辙机的上海地铁6、7、8、11号线自2008年陆续开通运营以来的故障分类数据,研究了各类故障发生的规律,归纳总结了ZYJ7型转辙机故障发生特点,并指出了各类故障排除方法,为今后设备维护及故障预防提供了一些值得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北京地铁10号线2期工程草桥站—纪家庙站区间属盾构法施工区间,该区间地下管线多,管径大,覆土深,内压大,水文地质、工程自身及周边环境风险极大。对盾构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地表、管线、建(构)筑物沉降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探讨了盾构施工过程沉降槽分布形式、沉降随时间发展规律及其影响范围和程度。结合实际监测数据分析了砂卵石地层盾构通过时地表沉降变形的特点,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以山西中南部铁路上峪子隧道下穿S229省道工程实例为基础,研究了相关荷载的确定,以数值计算的方法确定结构截面及配筋。在此基础上,对各种埋深情况下公路车辆荷载传递到隧道结构的压力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研究了压力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20.
李营  李延  刘海燕  王伟  方岱宁 《船舶力学》2021,25(7):927-934
舱内爆炸与自由场爆炸载荷特点明显不同,威力比同等当量下的自由场爆炸大得多.本研究制作了内爆炸载荷发生装置,开展了不同方板在舱内爆炸作用下的动态响应与损伤特性试验,对比了舱内爆炸载荷特点、板的塑性变形、板的损伤特点,讨论了无量纲数的适用性.研究表明:(1)舱内爆炸作用下角隅处的冲击波压力峰值明显大于其他区域,但各测点的冲量趋于一致;(2)炸药相对泄爆孔位置的不同,主要通过影响准静态压力改变方板的变形,初始冲击波的影响相对较小;(3)舱内爆炸作用下固支方板的破坏模式主要为Ⅰ类破坏和Ⅱ类破坏,即整体大塑性变形破坏和边缘拉伸失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